儒家思想造句
1、中國,文明古國。四大發明屹立不倒,儒家思想傳頌至今,詩詞歌賦,更是曾出不窮。那些從小翻看的東西深深烙印于心,把我和祖國深深聯系在一起。
2、孔子創立的儒家思想,薪盡火傳在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終處于正統地位。
3、然而,正是這些富于多元化特色的法制融入,為儒家思想束縛下步履蹣跚的中國法制不斷注入新的活力,才使中國古代立法建制創造出世人注目的輝煌,中華法系才會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而躋身于世界大法系之列。
4、傳統的儒家思想也認為,捐錢要不留名,以免有沽名釣譽之嫌。
5、李紳是中唐著名詩人,李紳的家學淵源、儒家思想與他創作新題樂府有密切關系,李紳的儒家思想、強烈的用世之心是他創作新題樂府的內在動因。
6、東方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代表,而儒家思想重義輕利.
7、儒家思想也提倡禮義廉恥,這種思想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東方社會根深蒂固。
8、元結、柳宗元的人格個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具有“致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的人格價值追求.
9、自古以來,中國的“美”基于儒家思想的“發乎情止乎禮義”,追求感情與理性調和。
10、從儒家思想上看,他有積極入世的思想,渴望出仕。
11、作為儒家思想的表現載體的廟堂漢碑隸書是書法藝術走向自覺和成熟的結果。同時也因其典雅恭謹、沉古遒厚而成為隸書的標準和極則。
12、她重新發現到,儒家思想教導人類應積極地參與社會,而不是默默地接受社會現狀。
13、西漢中期以后,儒家思想和儒士曾一度受壓抑和貶斥。
14、災異學說是儒家思想中的一部分,反映在西漢詔令中,便是懼詞與災異經常相伴隨而出現。
15、“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倡導的是對待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不偏不倚”、“中行”、“適中”和“執中”。
16、儒家思想淵遠流長,構成中國民族文化的核心。
17、思想傾向方面,儒家思想和玄學思想在佛學思想之外,對四蕭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18、從“天人合一”、“體用一源”到“智的直覺”,是儒家思想能與時俱進而脫胎換骨的生機所在,也是貫穿儒家文藝美學發展的內在理路和思維方式。
19、因為受儒家思想薰陶,這個民族的人們和平、謙遜、主張以禮待人.
20、儒家思想有兩個基本點:家庭文化本位和人生價值本位。
21、然而,一貫道推行儒家思想的宏展期,要算是在*彎這六十多年來的發展了。
22、而世俗化則是儒家思想深入到民間社會,全面滲進宗法社會結構的宗法秩序之中。
23、為了補偏救弊,為佛教爭得更大發展空間,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釋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選擇以"孝"為突破口,對佛教的孝道思想進行了新的詮釋,力圖找到佛教與儒家思想的契合點。
24、霜降由天來管理,人間溫度看人情。自然景象有規律,傳遞人間有感情。天降大任出難題,難阻民生二條腿。不懼風寒為家庭,儒家思想了不起。
25、直到現在,中國文化遺產中,仍舊受到世界擁戴和引起興趣的有兩方面:藝術和儒家思想。
26、中國古代的文人永不消歇地歌贊游俠,實質上是借以抒發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的積極入世之情。
27、三字經是中國經典古籍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具體體現。
28、我認為我們現在處于類似的發展狀況,不需要用那種類似法家思想的非常嚴酷的集權統治方式,而改取儒家思想。
29、班固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也是著名的編輯學家,從他編著的圖書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編輯思想,即宣傳儒家思想、關注民生、秉筆直書、既繼承又創新。
30、可以說,儒家思想與市民意識的激烈沖突陪伴其一生,其命運也被涂上了一層濃重的悲劇性色彩。
31、然而,從那之后,儒家思想大統中國人的思維,成為至高圣道。
32、根據儒家思想,這個國家擁有一套既適用于天下又經久不衰的普世價值觀,不過其認為沒有必要將這套價值觀傳播到番邦。
33、元朝統一全國后,吸收漢法,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
34、但作為一名無政府主義者,他欣賞的是杜甫身上親切、自然的一面,而對其憂國憂民的儒家思想則略為不屑。
35、在家族的發展過程中,丁氏家族始終將科舉入仕和商業經營相結合,始終堅持用儒家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成為清代山東地區著名的儒商家族。
36、究其原因,皆因后世這些只知尋章摘句的腐儒未得儒家思想的精髓,缺少了孟子那一份學究天人的大智慧、濟世安民的大志向與哀眾生苦的大慈悲。
37、儒家思想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主張人人可以議論國事,社會是個議論風發、意氣風發的社會。
38、在孔子故居感悟其樸素的生平,去孔子研究院體味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游論語碑苑領略國粹藝術,到六藝城里體會修習“六藝”的樂趣……
39、最能弘揚儒家思想、把儒家意識注射到人體內的是詩人,而不是語言無味販賣高頭講章的腐儒。
40、李光耀篤信基于儒家思想的“亞洲價值觀”,倡導國家至上、家庭為根、社會為本、既尊重個人又強調協商共識的治國之道。
41、西班牙埃菲社2日發表一篇報道稱,傳統儒家思想正重新回歸中國,中國人的生活因此發生了變化。
42、歷代封建王朝在尊崇孔子儒家思想時,為顯示崇德報功,對孔子嫡孫一再封爵。
43、社會上層結構的這種變化,必然導致對儒家思想理論的忽略,重武輕文成為這一時期普遍的意識。
44、對內善待百姓,對外卻要兇狠一些,禮儀之道僅限我炎黃子孫,對外族且不可以儒家思想對待,所謂養虎遺患。
45、沿波討源,中國歷史上儒家思想法典化的傾向彰彰甚明,所謂“經義折獄”的法律實踐亦司空見慣。
46、“本有濟世志”的他如生逢順世應該是儒家思想的忠實奉行者。
47、跟強大的敵對勢力談儒家思想無異于宋襄之仁。
相關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