佁蹷
詞語 | 佁蹷 |
---|---|
拼音 | yǐ jué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致使雙足痿痹。《文選·枚乘〈七發(fā)〉》“出輿入輦,命曰蹷痿之機(jī)” 唐 李善 注:“《呂氏春秋》:‘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wù)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機(jī)。’ 高誘 注:‘佁,至也。’”今本《呂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機(jī)”。 高誘 注:“招,至也。” 北齊 劉晝 《新論·防欲篇》:“身安轝駟,命曰召蹷之機(jī)。”案,“佁蹷”、“招蹷”、“召蹷”義同。 清 畢沅 《呂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過佚則血脈不周通,骨干不堅利,故為致蹷之機(jī)括。”一說謂雙足痿痹不能行。 清 王念孫 《呂氏春秋校本》據(jù)《文選》 李 注改“招”為“佁”,謂“佁之言待也、止也,故不前謂之佁。佁蹷謂痿蹷不能行之病。”解釋:
1.謂致使雙足痿痹。《文選.枚乘》"出輿入輦,命曰蹷痿之機(jī)"唐李善注:"《呂氏春秋》:'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wù)以自佚,命曰佁蹷之機(jī)。'高誘注:'佁,至也。'"今本《呂氏春秋.本生》作"命之曰招蹷之機(jī)。"高誘注:"招,至也。"北齊劉晝《新論.防欲篇》:"身安轝駟,命曰召蹷之機(jī)。"案,"佁蹷"﹑"招蹷"﹑"召蹷"義同。清畢沅《呂氏春秋校正》:"蹷者,痿蹷,過佚則血脈不周通,骨干不堅利,故為致蹷之機(jī)括。"一說謂雙足痿痹不能行。清王念孫《呂氏春秋校本》據(jù)《文選》李注改"招"為"佁",謂"佁之言待也﹑止也,故不前謂之佁。佁蹷謂痿蹷不能行之病。"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