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蹷
詞語 | 尸蹷 |
---|---|
拼音 | shī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尸厥 ”。病名。癥狀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曰:‘若太子病,所謂尸蹷者也。’”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太子之疾,所謂尸厥者也。” 漢 張仲景 《金匱要略·雜療方》:“尸厥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而死也。”《東周列國志》第二六回:“此是尸厥,必有異夢,須俟其自復,不可驚之,禱亦無益。”解釋:
1.亦作"尸厥"。 2.病名。癥狀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相關詞語:
焚尸揚灰裹尸馬革雞尸牛從借尸還魂諫尸謗屠借尸還陽馬革裹尸馬革盛尸三尸暴跳尸橫遍野尸居龍見尸居余氣尸位素餐三尸五鬼尸鳩之平尸祿素飡尸祿素餐尸山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