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蒾
詞語 | 莢蒾 |
---|---|
拼音 | jiá m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對生,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廣卵形,深紅色。樹皮可制繩,果實紅熟時可食,種子可榨油。解釋:
(一)、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對生,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廣卵形,深紅色。樹皮可制繩,果實紅熟時可食,種子可榨油。
《重修證類本草·木·莢蒾》引《唐本草》:“莢蒾,葉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樹。其子如溲疏,兩兩相并,四四相對,而色赤,味甘,煮樹枝汁和作粥甚美,以飼小兒殺蚘蟲,不入方用……蓋檀、榆之類也,所在山谷有之。”
釋義:
1.植物名。落葉灌木。葉對生,夏季開白色小花,果實廣卵形,深紅色。樹皮可制繩,果實紅熟時可食,種子可榨油。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