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莢
詞語 | 肥皂莢 |
---|---|
拼音 | féi zào jiá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解釋:
(一)、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肥皂莢》:“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jié)莢長三四寸,狀如云實(shí)之莢,而肥厚多肉。內(nèi)有黑子數(shù)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jiān)。中有白仁如栗,……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麵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相感志》言:‘肥皂莢水死金魚,辟馬蟻。’”
釋義:
1.木名。果肉供洗滌及藥用。
相關(guān)詞語:
博碩肥腯不分皂白膘肥體壯不問皂白腸肥腦滿乘肥衣輕乘堅(jiān)策肥乘輕驅(qū)肥齒甘乘肥肥遁鳴高肥馬輕裘肥頭大耳翻黃倒皂販夫皂隸肥腸滿腦肥冬瘦年肥遯鳴高肥甘輕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