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造句
1、 漢末到魏晉南北朝的文人與酒有關的不勝枚舉,這時期文人不信宗教的宣傳,不祈求生命的長度,而用宴飲來增加生命的密度,提升生命的質量,在這一點上,魏晉文人與水滸英雄是相同的。
2、 文筆流暢,修辭得體,深得魏晉諸朝遺風,更將唐風宋骨發揚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見樓主的這個帖子。
3、 魏晉時期,天下板蕩,人事乖變,白云蒼狗,生命無常。
4、 漢魏晉以后“胡馬度陰山”帶來了“吞刀吐火”雜技百戲。
5、 他反對魏晉以來的駢文,提倡古文,進行了長期的激烈斗爭.
6、 越中是唐詩之路的心臟地帶,自魏晉以來,達官貴人和文士雅客多隱居于此,中國的山水文學和山水詩就誕生在越中。
7、 第四部分為魏晉身體的審美取向,主要從服飾之美、放達之美、情感之美,考察身體審美的價值取向。
8、 到了魏晉更形成了一套風骨,將我華夏文化的精華展露無疑。
9、 北朝效仿魏晉南朝創立了為皇帝、儲君講授知識的侍講制度。
10、 周代選士制、漢代察舉制、魏晉九品官人制是考試制度的起源階段。
11、 魏晉士人的游覽作品中有很多游仙內容的描寫,實為詠懷,表達了士人超越現實、擺脫苦悶的渴望。
12、 魏晉風骨,王謝風流,我們誦得瑯瑯,恰似舊日時光。便是千年一夢,溫熱黃粱。照墨
13、 本文主要是對魏晉時期贈答詩進行一些梳理,大致整理贈答詩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從中推測當時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的友情世界。
14、 臨沂洗硯池晉墓是近年魏晉南北朝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被評選為2003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15、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林業領域取得了一些新的發展,這與當時林政的實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16、 魏晉六朝行草尺牘獨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現絕非偶然。
17、 清商樂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有影響的俗樂,是相和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發展。
18、 再次,說明在魏晉這個特定文化背景下出現的人才觀與現代人才觀的悖逆,如當時所崇尚的空談、放誕、怪異等,與今天就是不相適應的。
19、 大連地區在魏晉時稱三山,唐朝時稱三山浦,明清時稱三山海口、青泥洼口。
20、 魏晉時期,詠物賦創作達到了一個高峰,數量質量都超過了前代的作品。
21、 放達不羈是魏晉名士的一種時代性標記.
22、 兩漢魏晉時期,四言詩創作曾一度呈現出興盛局面,但對于這一階段的四言作品,歷代乃至當今學人卻很少問津。
23、 分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版本學孕育、發展的歷史背景,從五個方面對這一時期版本學的成就進行了總結,明確了其在版本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24、 諸說雖立論有別,然總歸其要,則均主氣化自然、無為而成之論,此為魏晉氣學理論之主要特色。
25、 中國宗法制度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深刻,從廟產傳承可見嫡長子繼承制的影響,從僧侶的姓名可見魏晉門閥譜牒和宋代宗譜的影響。
26、 他反對魏晉以來購樂學的駢文,提倡古文,進行了長期購樂學的激烈斗爭.
27、 2002年9月,甘肅省嘉峪關市魏晉墓文物管理所在當地毛莊子發現一座被盜掘的魏晉墓,清理出一批木棺板畫和數件原為木奩盒的木板畫。
28、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疾疫的高發階段,一些學者們對這方面的研究頗為重視。
29、 所謂的魏晉風度,我們是從。二毛
30、 崇尚道家文化的家族好尚與魏晉以來玄風獨盛的時代風氣,使庾信深受影響。
31、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中原王朝與東北關系的密切,魏晉史家以“楛矢石砮”為依據,斷定古肅慎位于東北的北部。
32、 盡管如此,魏晉北朝制定的考課法仍具有積極意義。
33、 本文共五章,前面四章分別是曹植、阮籍、陶淵明、庾信對楚辭的接受與創新的探索,最后一章是對前面分析的總結并對魏晉六朝文人對楚辭的接受有概括性地分析。
34、 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披鎧掛甲的武士俑.
35、 本文旨在指出魏晉夙惠者的特點,并分析夙惠風尚與教育、玄學思潮之關系。
36、 郭象玄學作為莊學在魏晉時期的強勁發展,其美學精神較為豐富。
37、 第一部分分析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中的怪誕。
38、 這里通過對魏晉時期樂論、音樂文學作品及相關史料的解讀與分析,闡述了音樂對文學發展的影響。
39、 魏晉南北朝文人和藝術家受到玄學的深刻影響,思想上十分解放,個性上極為自由,行為上也很放達。
40、 正是這種魏晉“深情”,把中國詩學引向強調“神與物游”和“情景相生”的抒情道路,并深深地刻上了宇宙情懷的烙印。
41、 實際上,這已經開了魏晉時期將軍具有使持節、持節、假節三種持節方式的端緒。
42、 悲怨詩歌是漢末魏晉六朝詩歌的主旋律,它解構了詩人的悲怨情結,抒寫了人們的生存困境。
43、 魏晉以后,置著作郎、撰史學士,算是有了正式負責修史的官員。
44、 魏晉、隋唐近八百年間,玄學、佛學思潮占據主流,儒家的天人合一之學旁落.
45、 唐五代筆記小說上承魏晉,對其題材多有繼承,也有發展。
46、 他的腰帶上有下垂的袆(hui1),那是魏晉時期貴族必備的衣飾。女子把袆發展成圍裙。西西
47、 魏晉名士的高貴,正在于他們抵抗流俗,保持著純潔的孤獨。寧肯獨自打鐵,寧肯單車漫游,寧肯鳴嘯山林,寧肯放聲大哭,卻不肯降低自己、貶損自己、耗散自己。余秋雨
48、 第二章主要歸納和整理了魏晉時期詠物賦中描寫山水魚蟲的作品。
49、 “無”是王弼玄學的核心范疇,也是整個魏晉玄學發展中的最基本的概念。
50、 集部的形成與發展,是魏晉南北朝文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但由于文獻的缺乏,此問題一直處于模糊認識之中。
相關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