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造句
1、 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2、 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實疏;以德結(jié)人,其外雖疏,其中實密。蘇轍
3、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水可亂也。黃帝
4、 以法治權(quán)權(quán)生威,以德修心心養(yǎng)廉。
5、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孟德斯鳩
6、 堅持原則,以法服人;掌權(quán)為公,以廉服人;身體力行,以德服人;苦口婆心,以理服人;心系群眾,以愛服人。
7、 學(xué)法知法以法育人,用法維法依法治企。
8、 鴻荒之世,圣人惡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堯,匪伏匪堯,禮義哨哨,圣人不取也。
9、 規(guī)者,所以法圓,裁局則乖;矩者,所以象方,制鏡必背。
10、 做人以誠信為本,治市以法律為基。
11、 要學(xué)會以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
12、 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惟詩不可拘以法度。
13、 西方人以法治為本位,以實利為本位,故以小人始,以君子終;中國人以感情為本位,以虛文為本位,故全都以君子始,以小人終!
14、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15、 仲裁人要以衡平法為依據(jù),法官要以法律為準繩。亞里士多德
16、 以法蓮深深地敗壞,如在基比亞的日子一樣,耶和華必記念他們的罪孽,追討他們的罪惡。
17、 對于一切搗亂分子我們應(yīng)繩之以法。
18、 堅持原則,以法服人;掌權(quán)為公,以廉服人;身體力行,以德服人;苦口婆心,以理服人。
19、 以法治國鑄偉業(yè),秉德安民興中華。
20、 法官斷案,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21、 律師應(yīng)當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敢于仗義執(zhí)言,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quán)益。
22、 這些作奸犯科的違法分子,都應(yīng)該繩之以法。
23、 私有財產(chǎn)的真正基礎(chǔ)即有占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quán)利。只是由于社會賦予實際占有以法律的規(guī)定,實際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質(zhì)。
24、 天地隨氣而變化,充盈之氣有損益之變通,此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為行事之理。以禮教化而因事制宜,此為合義之理。知人之情而知關(guān)鍵與機變,此為合情之理。
25、 堯舜以前,其變不可勝窮已。歷夏商至周,而靡敝已極,天下日趨于多事。周王道之窮也,其勢必變而為秦,舉前代之文制,一切鏟除之,而獨特之以法,此反始之會也。
26、 看到歹徒們暴殄天物的行徑,許多人都厲聲譴責,還有人打電話給“110”,要求對其繩之以法。
27、 中國儒家推崇忠孝安邦,禮義治國,注重現(xiàn)實生命的人文精神,而西方文化是理性的求知文化,強調(diào)以法治國、法律主治。
28、 對那些行賄受賄、貪贓枉法、大搞不正之風的敗類,必須繩之以法,才能平民憤。
29、 這個官員憑借手中的權(quán)力,營私舞弊,貪贓枉法,終于被繩之以法。
30、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定要將兇手繩之以法,才能解我心頭之恨。
31、 這些盜竊慣犯惡習難改,僅靠道德的感化使他們洗手不干,悔過自新是不可能的,必須給他們以法律的制裁。
32、 對這伙攔路搶劫的歹徒,必須繩之以法。
33、 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法家思想主張以法治國,儒家雖然不完全反對法治,但認為禮治比法治更理想,主張以禮治為主,以法治為輔,將禮視為治國安民的根本大綱。
34、 警方和這個神出鬼沒的罪犯不斷周旋,終于將他繩之以法。
35、 這個通緝犯的罪行擢發(fā)難數(shù),每個人都希望能早日將他繩之以法。
36、 這伙亡命之徒,作惡多端,今天被繩之以法,是罪有應(yīng)得。
37、 我們強調(diào)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jié)合的目的,就是要把那些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全部消滅干凈。
38、 對這種橫行鄉(xiāng)里錐刀之末的人,必須繩之以法。
39、 當回到社會國家的層面上,一切還是應(yīng)該約法三章,以法律規(guī)則作為辦事準繩。只有在公權(quán)力完全獲得伸張的情形下,社會才有公平可言,社會秩序也才能得以長期維持下去。
40、 若不將這些十惡不赦的歹徒繩之以法,社會將永無寧日。
41、 對那些貪官污吏,必須繩之以法。
42、 包拯的"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法治主張以及執(zhí)法如山的實踐,特別是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清官的特質(zhì),都說明他是中國清官文化當之無愧的代表人物。
43、 他作惡多端,被繩之以法,是罪有應(yīng)得。
44、 對于那些藏在臺后發(fā)蹤指示、唆使別人干壞事的人,尤應(yīng)繩之以法。
45、 看見那些不法分子被繩之以法,真讓人痛快淋漓。
46、 對敲詐勒索旅客的壞分子必須繩之以法。
47、 他在村里作惡多端,鬧得天怒人怨,群眾早就盼著將他繩之以法了。
48、 媒體在報道依據(jù)正當程序所作判決方面有很多問題,其間,依正當程序所作的判決往往給人以法院讓罪犯逍遙法外的印象而觸犯眾怒,帕克意識到,依據(jù)正當程序作出的判決是經(jīng)不起檢驗的,它受制于司法和立法的細微變化,依正當程序所作的判決從間接和略顯新奇的角度使得對罪犯的刑事制裁更為公眾所接受。
49、 這個“地頭蛇”被繩之以法,完全是罪有應(yīng)得。
50、 暴徒喪心病狂,濫殺無辜,豈不知法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沒蹦達幾天,就被繩之以法了。
相關(guān)造句
以類相從造句執(zhí)法不公造句以一儆百造句以強欺弱造句以求一逞造句正法眼藏造句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造句物以群分造句以簡御繁造句以黑為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