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造句
1、 書有自己的命運,要視讀者接受的情況而定。
2、 讀者群是文學的最高法庭,最高裁判者。別林斯基
3、 文學作品應當能使讀者不僅從作品所說的事情中,而且從述說這些事情的方式中,得到快樂;否則,就稱不上是文學。
4、 作者在文中注入十分感情,讀者才能在文中讀出一份情感。
5、 這一大段描寫蒼白無力,并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6、 本書作者懇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7、 恰當的夸張可以突出事物的特點,啟發讀者的想象。
8、 所謂的講真話不過是把心交給讀者,講自己心里的話,講自己相信的話,講自己思考過的話。
9、 擬人化手法的一大特點就是容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因為可以把人類以外的事物寫得像人一樣,這一來,讀者就可以直接與之交流。
10、 說到山水,就能使讀者仿佛可以順著聲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樣子;說到節令物候,就能使讀者在閱讀時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寫時令的寒暖特點。
11、 是作家,就該用作品同讀者見面,離開這個世界之前我總得留下一點東西。我不需要悼詞,我都不愿意聽別人對著我的骨灰盒講好話。
12、 善讀者日攻,日掃。攻則直透重圍,掃則了無一物。
13、 報紙的高貴和善良是使讀者感興趣并滿足他們的欲望。
14、 書是為了用的,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節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
15、 圖書館學五定律:書是為了用的,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節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
16、 小說中的英雄形象,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17、 我希望搜集到并在隨后向讀者推薦的、在我們國家經受的殘酷的、昏暗年代里的歷史材料、歷史題材、生命圖景和人物將留在我的同胞們的意識和記憶中。這是我們祖國痛苦的經驗,它還將幫助我們,警告并防止我們遭受毀滅性的破裂。在俄羅斯歷史上,我們多少次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堅韌和堅定,是它們搭救了我們。
18、 作者不流淚,讀者也不會流淚。羅伯特·弗羅斯特
19、 不把必要的情節告訴讀者,而是通過意外的情節來征服他們。
20、 讀書不可以兼看未讀者,卻當兼看已讀者。
21、 蹩腳的旅行者只知道“到此一游”,蹩腳的讀者只知道書的結局。
22、 把東西或動物或植物都寫活了!讓讀者覺得文章靈動,活靈活現,可以更好的抒發情感。
23、 言近而旨遠,辭淺而義深,雖發語已殫,含意未盡。使人讀者,望表而知里。劉知幾
24、 書籍、電影是文化產品。有人把它只看成文化;有人把它只看成產品。前者是讀者、觀眾;后者是書商、制片人。
25、 我們怎樣把現在這一系列評論小品寫到第五十二篇,親愛的讀者和勢利小人弟兄們,我趁早點說不上。但是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我們都在一起議論人類咒罵人類了。即使我們能多活上一百年,關于勢利小人這個大題目,我想大家也還有的是話可說呢。薩克雷
26、 以我一生最好的時光追尋那個目標……書已經寫成了。現代人讀或后代讀都無關緊要,也許要等一百年才有一個讀者。
27、 事實比編造的故事更離奇。富于想象力的作家有時也不能不感到最好是向讀者大眾鞠躬告別,體面地擱筆引退,因為生活總能輕易地勝過他幻想杜撰的作品。
28、 我不是文學家。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的國家和人民,我有無限的愛,靠用作品來表達我無窮無盡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夠給讀者帶來溫暖,我就十分滿意了。
29、 書不是工具,它不是達到任何目的的一種手段,它所獻身的目的就是讀者的自由。
30、 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于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省。
31、 顧名思義,就是把別的事物人物話,這樣對于讀者而言更像是人與人的對話,使句子或段落的意思更為生動形象,使得表達的意思更具體,通俗易懂。
32、 只有少數出類拔萃的讀者才會要求,請憑著你的本心,寫出真正好的東西來。
33、 讀者的好惡能決定書的命運。莫魯斯
34、 新華書店實行開架售書,以便讀者選購。
35、 我只是把個垂死的制度的犧牲者擺在人們的面前,指給他們看:‘這兒是傷痕,這兒是血,你們看!’也許有些人會憎厭地跑開,但是聰明的讀者就不會從這些傷痕遍體的尸首上看出來個合理的制度的新生么?
36、 這首詩筆調清新明快,深受讀者的喜愛。
37、 淡看個人名利,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
38、 讀者方面,從一字一句閱讀開始,通過讀完一篇,這觀賞就是一個心理學的過程。
39、 我寫小說從沒有思考過創作方法、表現手法和技巧等等問題。我想來想去,想的只是一個問題:怎樣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怎樣對讀者有幫助,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
40、 要痊愈的病人不辭熱痛的針灸,要上進的讀者也決不怕要惡辣的書。
41、 讀者群是文學的最高法庭和最高裁判者。
42、 書最大的影響力,就是可以刺激讀者自我思考。
43、 沒有什么東西比變化萬千的情節,榮枯無常的命運更能取悅于讀者了。西塞羅
44、 讀書就是翻譯,因為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一個拙劣的讀者就好比一個拙劣的譯者:他會在應該意譯的時候直譯,而需要他直譯時他卻意譯。在學習如何才能把書讀好時學問固然極為寶貴,但卻不如直覺重要。
45、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46、 所有成功者都是善于閱讀者。
47、 在文學中,有無數的壞書,像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谷物,使它們枯死。它們原是為貪圖金錢,營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他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為害甚大。
48、 當讀者吮吸著知識的甘霖時,那醉人的書香會縈繞在他身邊,一切困惑,一切疲倦都被這神圣的香味驅走。因為書香使人振奮,使人喜悅,使人不覺得勞累,總會讓人想起那蕩氣回腸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49、 對此,這些媚俗化的批評家還氣壯理不直的振振有辭,說這是遵從讀者的民意。
50、 讀者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在閱讀一部文學作品的時候,喚醒自己過去閱讀里的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讓自己與此相似的人生粉墨登場,如此周而復始的聯想和聯想之后的激動,就會讓兒歌般的單純閱讀變成了交響樂般的豐富閱讀。
相關造句
耕者有其田造句滿口之乎者也造句十年讀書造句言者不知造句好騎者墮造句讀書種子造句會者不忙造句黃衣使者造句閉戶讀書造句勝讀十年書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