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學造句
1、是非,不用從學者的講學中去區分,只需從自己的內心去辨別。
2、講學砥節,相語以道德,相勖以恭行。
3、王立群到河大附中講學可謂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演講不時搏得同學們雷鳴般的掌聲。
4、講學不厭其詳,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冊圣賢之言,皆須子細反覆究竟。
5、并且這個老師要有豐富的講學經驗,要對我們的學習有作用,不然只是虛有其表也不行。
6、江陵之書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講學聚徒,誠不可以不慎也。
7、文明三字經:好家庭,風氣正;講學習,講文明。教子女,方法新;明事理,懂人情。子成才,長者責;注言傳,重身教。德智體,德為本;重全面,精育苗。
8、滿腹經綸氣自華,三尺講臺講學佳,教授知識瀝心血,培育英才報國家。學生青春好年華,老師蒼蒼盡白發,不圖虛名不為利,惟愿桃李滿天下。感恩節到了,感謝老師的教育培養,祝老師幸。
9、一種學問,總要和人之生命、生活發生關系。凡講學的若成為一種口號或一集團,則即變為一種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義與生命。顧隨
10、我很高興在這里講演,在這里,我想講一講學習英語。
11、杏壇是孔子教育光輝的象征,傳為孔子講學之處,講述了孔子周游列國、講學等故事.
12、我們講學習辦公責任和例行公事的詞匯及其搭配。
13、三原弘道書院是明清關中地區最著名的講學書院之一,為三原人王承裕所創建。
14、是不是也要像妻子一樣,開口談紀律,閉口講學習。
15、到18世紀,書院的講學功能逐漸喪失,而祭享成為其主要功能。
16、章學誠是清代著名的史學家、目錄學家,畢生致力于講學、著述和纂修史志。
17、所以多花一節的時間來講進步,講學習。
18、當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回講學,趙元任擔任翻譯。
19、晚年歸里,講學于鳳山書院與豐湖書院.
20、因為,學習能力是一個基礎性的能力,是落實“講學習”的前提。
21、同時大量的生員加上地方的致仕官員,也成為江南地區講學和慈善活動的主要參與者。
22、春秋戰國時代,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產生了各種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們著書講學,互相論戰,出現了學術上的繁榮景象,后世稱為百家爭鳴。
23、在當今時代,技術的發明創造不可以閉門造車,學校的發展亦不能像孔乙己講學,整天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需要放寬辦學的眼界,但內涵發展絕不可能是簡單地通過學校之間的相互學習借鑒而成。
24、2004年9月28日,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工學院院長王丹尼博士來我院講學.
25、從我的能力傾向及人格特質來斷定,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將是擔負一名科學家,從事研究講學以及著作。
26、從我的能力傾向及人格特質來判斷,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將是擔任一名科學家,從事研究講學以及著作。
27、過時正好有個道學先生路過,便對他的學生說:“你們好好聽著,他們兩個這是在講學呢!”。
28、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南師大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傅宏等一批專家學者來校講學。
29、他們針對彼時鄉愿的無氣節廉恥及缺乏是非善惡觀念,提倡以講學正學術來救正彼時學術與人心之不正。
30、晚年隱居元氏封龍山,聚徒講學,重建了封龍山書院,繼承和保護了中原文化。
31、我曾寫過有關中國和東非的一些調查結果,然而這次旅行反而增強了我想加深了解的欲望。在哥倫比亞大學那個課程上講學的機會更加激勵了我的這一求知欲。
32、他被貶謫云南后,形成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文人集團,通過廣交文友、教授講學、詩文唱和等方式對云南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
33、張積中的講學活動不是決定山寨命運的主要因素,僅為黃崖山聚眾的魅力元素。
34、朱江先生研究飲食文化多年,多次應邀出國訪問、講學和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35、羅伯特還提到他去年參觀過斯巴達克,并在那里講學。
36、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播,在文化形態的演繹上,不是宗教的法會、宗廟的春社,即是先賢的設壇講學。
37、第三屆會議將在今年八月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行,數位蜚聲國際的科學家應邀前來講學。
38、老年末年定居廬山蓮花洞并創立濂溪學塾講學、植荷。
39、1924年,魯迅在西安講學期間曾多次在這里看戲,并寫下“古調獨彈”四字。
40、票友會在新民三農博覽園、鞍山市慈航寺、葫蘆島市菊友票社建立了省京劇票友活動基地,不定期地舉辦票友學習班,請專業老師講學,提高票友的京劇表演水平。
41、很多人都知道1924年魯迅來西北大學講學時,曾在易俗社觀看秦腔,看完后揮筆題寫了“古調獨彈”的匾額。
42、本人從事講學、寫作、咨詢、審稿、書畫等勞務所得。
43、1924年7月,魯迅先生在西安講學期間,曾5次到易俗社觀看演出,捐贈講學金,并題“古調獨彈”匾額相贈。
44、第三次是1940年9月,那時父親正在延安魯藝講學。
45、此一村婦而能自制其私心,讀書講學之儒,對之多愧色矣。
46、來自企業界的代表何新明則風趣地說,學校講學法要設立法制副校長,企業要學法是不是也要設立個法制副老總?掛個牌子就說是重視法制教育太形式主義。
47、他的建議得到王璣的支持,后來就成為王門講學的慣例《王龍溪先生全集》卷二十《緒山錢君行狀》及《中憲大夫都察院僉都御史在庵王公墓表》。
48、十年之后,巴金并未去杭州,天香樓之約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卞之琳去了英國講學,師陀在劇校教書。
49、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曾在萬松書院講學,而清康熙帝為書院題寫“浙水敷文”匾額。
50、淵篤學好古,在遼東,常講學於山巖,士人多推慕之,由此知名。
相關造句
記問之學造句文人學士造句鴻儒碩學造句市民文學造句困而學之造句學而時習之造句口講指畫造句學無常師造句學書學劍造句好學深思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