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士造句
1、 治理國家的原則,在于依賴賢士與民眾。信任賢者如同自己的心腹,使用人民如用自己的手足,政令便不會有什么紕漏了。
2、 從小到大常往來的人中,如果有了賢士哲人,也往往輕慢,缺少禮貌尊敬。
3、 我一旦得到賢士和能人,就讓他們緊隨我,不讓遠去。成吉思汗
4、 家有悍婦良友不至,國有妒臣賢士不留。
5、 賢士殉名貪夫死利寧可清貧不可濁富。
6、 “天下無人不自卑。無論圣人賢士,富豪王者,或貧農寒士,販夫走卒,在孩提時代的潛意識里,都是充滿自卑感的。”但你若想成大事,就必須戰勝自卑感。
7、 錐處囊中出處于"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
8、 古時多數賢士,非愚則誣,最后不得退居山林或隱于市井。
9、 在封建社會,許多賢士常常慨嘆自己井渫不食的命運。
10、 那些純仆無欺的牧羊人以及滿腹經綸的賢士們,引領我們到白冷去尋覓天主,因為祂以小圣嬰的形體來到我們當中,跟我們那么親近。
11、 館陶縣人杰地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賢士哲人.
12、 公司堅持科研與開發推廣并重,誠信經營,廣納賢士,目前已經和多家科研單位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合作。
13、 聽說楚國國君王正想方設法招納賢士.
14、 本公司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銷售,希招納賢士,擴大企業規模。
15、 他從來沒有完成的一個宗教畫被稱為“賢士來朝”。
16、 楚滅后他憑借昔日在吳中的威望,廣納賢士、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為日后項家舉事、成就霸業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
17、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18、 然而這個月抽空去見的幾個賢士,要么是只會吟詩作畫,尋章摘句的老學究。
19、 軒轅黃帝寬以待人,廣納賢士,深得人心。
20、 他日我若當了皇帝,必要招納賢士,廣募精兵,與宋、金成鼎足之勢。
21、 凡吳中賢士大夫、騷人墨客曾經賞鑒過者,皆有題跋在上,不消說得;就是四方名公游客,也多曾有贊嘆頂禮、請求拜觀、留題姓名日月的,不計其數。
22、 落日下前峰,輕煙生遠林。家有悍婦良友不至,國有妒臣賢士不留。
23、 俗話說:饑不擇食,寒不擇衣;可俗話又說:良禽擇木而棲,賢士擇主而侍,慎重的做出自己的選擇,忠于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選擇!
24、 ‘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
25、 史載周公為招攬英才,“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生怕因為一次沐浴或一餐飯而慢待錯失了某位賢士。
26、 還說那個燕昭王吧,由于筑臺求士,布信天下,招來四方賢士紛紛報效,以至“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猛將名相都來效命。
27、 在這軒轅王朝,韓寒還有一個美名,就是他愛才如命,廣納賢士。
28、 章懷太子李賢曾著有《君臣相起發事》、《春宮要錄》、《修身要覽》等書典,并召集天下賢士及朝中文官一同注釋了《后漢書》一書。
29、 既四大賊寇皆被張叔夜滅了,我山寨不得不提放起來,應傳令下去,加緊操練兒郎,廣納賢士,儲備錢糧。
30、 要知道,古今多少圣人,中外多少賢士,便是因為思考這個問題,如縛重繭,若困深淵。
31、 賢士,何人在此閑游,不出輔國安民?
32、 常促弟兄兒女學勉為賢士秀高才秀才良用才尤大高智善行智益多。
33、 卻說孫權自孫策死后,據住江東,承父兄基業,廣納賢士,開賓館于吳會,命顧雍、張纮延接四方賓客。
34、 風富貴也知道此老的一番心思,在風仕祖的授意之下,領了十兩銀子,獎賞此老;一來是念在其心意真懇;二來,也有借表求賢若渴,廣納賢士的態度。
35、 曹公廣納賢士,你已知其心,乃真英雄也,何不趁此歸于曹公,必當前途無量。
36、 吾深知鮮卑底細,公子不欲滅此輩耶,奈何殺賢士?
37、 非也非也,在下聽聞曾經有一位君王為了得到一位賢士,不惜放火焚山,卻也博得千古美名!陳先生博覽古今,想必也應該很清楚吧?
38、 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饞人高張,賢士無名。
39、 慢慢的,曹操賢士之名也從譙城傳出去。
40、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相關造句
游俠騎士造句有道之士造句輕財敬士造句高人雅士造句忠臣烈士造句熊虎之士造句有志之士造句文人學士造句任賢使能造句尊賢使能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