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造句
1、唐太宗讓位給唐高宗了。
2、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3、暫唐太宗親信賢臣,國家大治。
4、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休養生息的策略,使國家經濟得以迅速恢復振興。
5、唐太宗勵精圖治,創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貞觀盛世。
6、唐太宗克己納諫、勵精圖治,開創貞觀盛世;曾國藩克己戒色、修身治國,立下不朽功業。
7、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善于聽取大臣的意見,為國事憂勞出,現了貞觀之治。
8、唐太宗即位后勵精圖治,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
9、第三,唐太宗在貞觀元年以后,為了穩定政局,建立新的統治秩序,還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招賢納士、廣求人才、多引官吏的方針政策。
10、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章:唐太宗法律思想,論述唐太宗從隋亡的歷史教訓和治國安民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法律思想。
11、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輝煌的成就。
12、唐太宗是封建社會中一位能夠厲精圖治、謀求國家富強的開明皇帝。
13、經過唐太宗的治理下,大唐一片繁榮,老百姓安生樂業。
14、此外,太宗還有位長孫皇后,更是唐太宗的賢內助.
15、唐太宗雖然懊惱,卻不敢怪罪魏征,因為他太想做好一個能納諫的賢君,只好不再玩小鳥了。
16、唐太宗的雄大豪邁是歷代許多帝王所不可比擬的,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17、隋煬帝與唐太宗之所以出兵高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想建立宏偉帝業。
18、唐代是中國古代言諫制度發展的成熟時期,尤其是唐太宗貞觀階段成為文士諫諍干政的黃金時代。
19、大臣因其背約,請太宗發兵征之,唐太宗認為匹夫不可為不信,況國乎?
20、唐太宗李世民這篇文章,收在。鐘叔河
21、唐太宗要為一位名叫房玄齡的大臣納妾,大臣之妻橫加干涉。
22、其中居重馭輕的關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成就帝業的“根本”,也是其地緣戰略思想的出發點。
23、假如當初蔡桓公能虛心聽取扁鵲的勸告,何至于病入膏肓,一命嗚呼呢?如果當初唐太宗不能聽取魏征的逆耳之言,又怎么能出現“貞觀之治”呢?善納人言者,昌;不納人言者,亡。
24、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可以算的上是文治武功,比如康熙、乾隆、曹操、漢武帝、唐太宗、朱棣等,但成就最高的卻是乾隆皇帝。
25、松贊干布非常喜愛唐朝文化,也希望得到先進而強盛的唐朝的支持,他幾次向唐求婚,于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他。
26、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臥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后主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讖而殺李君羨,武后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蘇軾
27、唐太宗對魏征擇善固執的精神十分欣賞,不但沒治他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
28、上百面鼓,幾百面鑼,成百付鐃鈸,共鳴齊奏,音響如天地轟鳴,使人感受到當年唐太宗領兵征戰的威風。
29、唐太宗對蘭亭序的偏愛,促使更多書法家學習和摹臨王羲之的字體。
30、我們在分析了唐太宗對佛教政策的前后變化及其原因之后,不難看到所謂“三教并用”,其前提和基本傾向則是獎挹佛法。
31、現今在丹寨的一些苗族村寨里,有一種被稱為“百鳥衣”的服飾,據考證當年秒殺過唐太宗的“卉服鳥幛”就與之相類。
32、唐太宗李世民,濟世安民,這個擁有宏圖霸業的君主,有著非凡卓越的遠見,在他的麾下,糾集了史上最強大的智囊。
33、家富有,初從翟讓起義,參加瓦崗軍,因功封東海郡公,瓦崗軍失敗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淵任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單名勤。
34、唐太宗并不認為受到頂撞,他不但接受批評,而且還把這位監察官員提升了一大級,因為他盡職盡責,堪當重任。
35、李承乾3歲時,唐太宗便讓長孫皇后的侄子長孫家慶擔任了他的侍讀,承乾5歲時,唐太宗又讓陸德明與孔穎達這兩位秦王府十八學士教導兒子儒學經典。
36、長長的十二年里,武則天只留下唐太宗賜名“媚娘”,和她要用鐵鞭、鐵撾和匕首制服烈馬“獅子驄”等很少幾個故事。
37、唐太宗以隋煬帝拒諫飾非導致國亡家滅為鑒,“開懷抱,納諍諫”。
38、朱高煦為人狂傲,功勞又大,恃功驕恣,根本看不上仁弱的哥哥,甚至“輒以唐太宗自比”,謀奪太子之位的野心毫不掩飾。
39、唐太宗何果于除宮外之功臣,而昧于除宮內之侍妾也?此不過作傳者欲神其術而附會之!既然天象已經說那“女主武王”。
40、其中居重馭輕的關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成就帝業的“根本”。
41、在與大臣論政時,唐太宗還多次提到孔子“危而不持,焉用彼相”(《貞觀政要集?!肪硪弧毒馈?的話,希望臣下切諫直諫。
42、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
43、所以唐太宗至死不忘長孫無忌的佐命之功,臨死前仍對大臣們說: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44、就算是成功了,殿下又如何堵上天下之人的悠悠眾口,唐太宗都說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得不到天下百姓的認可,就算你當上了皇帝又能如何。
45、“朕觀千章萬句不出乎‘多方以誤之’一句而已”(《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下);“千章萬句,不出‘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
46、唐太宗曾以高麗不聽勿攻新羅諭告,決意興兵擊高麗。
47、太子朱標登基后英明果斷,行事頗具唐太宗之風,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慢慢有了些“貞觀之治”。
48、洎乎晚節,穢亂chun宮(這句話你要罵武則天,不如罵你家的唐太宗唐高宗這對父子吧)。
49、九成宮原是隋文帝的仁壽宮,經唐太宗修復后改名為九成宮,宮內有一醴泉為周圍罕見的水源,是以立碑紀念。
50、唐太宗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知錯必改。
相關造句
祖宗家法造句榮宗耀祖造句江漢朝宗造句花花太歲造句一代文宗造句荒唐之言造句祖宗成法造句祖宗法度造句太平盛世造句太平無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