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造句
1、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 勤于邦,儉于家,言忠信,行篤敬。曾國藩
3、 對一件作了會引起惡果的事情,不予以履行恰恰是忠信的表現。莎士比亞
4、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林逋
5、 如果兩鬢如霜的老人都不忠不信,人世間誰還有忠信?莎士比亞
6、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7、 內積忠信,所以進德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也。
8、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9、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10、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 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餼廩稱事,所以來百工也。
12、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
13、 不寶金玉,而忠信為寶。司馬光
14、 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出處語默必于是。
15、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16、 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
17、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18、 忠信謹慎,德義之基;虛無詭譎,亂道之根。
19、 老樹蛇蛻皮,崩崖龍退骨。平生抱忠信,艱險殊可忽。
20、 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
21、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22、 潔廉為心,忠信為仗;文章在冊,功德在民。
23、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朱熹
24、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25、 “忠信”是春秋時期的一項重要德行,它在春秋時期的個人修養、治國安民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功效和價值。
26、 把最誠摯的關心和愛心撒向千家萬戶,是忠信發孜孜不倦的追求。
27、 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兒,且先安詳恭敬。張載
28、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29、 以忠沽名者訐,以信沽名者詐,以廉沽名者貪,以潔沽名者污。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有一于此,鄉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30、 孝悌廉恥,忠信禮義,詩書典章,字詞段句,孜孜不倦,勤懇授予。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節日來臨,更加想念。學子四方,祝福送上,愿您幸福,萬壽無疆。
31、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于爭奪,合于犯分亂理,而歸于暴。荀子
32、 一個人要達成完美品格的人,必須具備忠厚、忠信、忠直以及誠心、誠意的品格。
33、 故此,凡照天主旨意受苦的人,也要把自己的靈魂讬付給忠信的造物主,專務行善。
34、 伯12:20他廢去忠信人的講論、奪去老人的聰明.
35、 道德范圍廣大,圣賢千萬語而不能盡其詞,余所能領會者,約言之,則忠信篤敬而已。袁世凱
36、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曹植
37、 這是公教會的信理,除非人忠信地并堅強地予以信仰,將不能得救。
38、 20他廢去忠信人的講論,又奪去老人的聰明.
39、 本人現簽署以證明以上提供所有資料之真確性,并允許嶺南忠信逸民堂舊生會使用以上有關資料作獎學金篩選之用途。
40、 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歐陽修
41、 你應當忠信至死,我必要賜給你生命的華冠。
42、 孔子曰:一個君子,不厚重,便不威嚴。能向學,可不固陋。行事當以忠信為主。
43、 林前四2還有,在此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顯為忠信。
44、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
45、 舅犯說,“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您只有一種選擇,就是“詐之”。
46、 揆之十步芳草,十室忠信之義市井田疇,動多壯士,必有聞風興起者。
47、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內,必有芳草。
48、 不怕花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大概是學會了的,“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就談不上。
49、 流積成風,雖有忠信之質,亦且迷溺其間,不自知覺。
50、 回到辦公室,柳云濤和葛忠談論了好一會兒,心中仍然憤憤不已,都覺得吳忠信這個人品行太低下,貪利忘義,不擇手段。
相關造句
言而不信造句大奸似忠造句忠臣烈士造句韓信將兵造句義膽忠肝造句盡忠竭力造句忠孝節義造句信口開合造句移孝作忠造句忠孝兩全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