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造句
1、 在黨的文藝政策貫徹落實以后,許多行將絕滅的藝術(shù)劇種,又如枯樹生花,重新獲得了生機。
2、 滬劇和越劇這兩個地方劇種,在表演和樂曲方面是各有千秋的。
3、 這次文藝匯演是多劇種、多流派,百花齊放,各顯身手。
4、 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福建古老劇種的文化命脈將承傳延續(xù)下去,猶如老樹虬枝,櫛風沐雨,以獨具風姿的豐神品貌,承接著新世紀的輝煌。
5、 這個劇種的匯報演出,我曾看過,但浮光掠影,印象不深。
6、 在新的文化條件下,許多行將滅絕的劇種枯樹生花,獲得了新生。
7、 各地方劇種必須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8、 中國戲劇種類全,京劇國粹人人愛。地方戲曲真豐富,各具特色顯精彩。悠揚婉轉(zhuǎn)是昆曲,鏗鏘激揚豫劇調(diào),朗朗上口黃梅腔,引得觀眾盡開顏。世界戲劇日,發(fā)揚悠久戲劇文化,生活多姿多。
9、 越調(diào),因三國歷史劇的影響而被列入河南三大劇種之一。
10、 音樂是一個劇種區(qū)別于另一個劇種的最重要的因素.
11、 耍孩兒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區(qū)觀眾所喜愛的地方劇種.
12、 第一部分:介紹豫西戲曲發(fā)展及豫西蒲劇的劇種特色。
13、 豫西蒲劇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獨特風格的劇種。
14、 這兩個劇種分屬于不同的聲腔體系.
15、 婺劇是典型的多聲腔劇種,它在音樂上包容了來源復雜的六種腔調(diào),流傳于浙江中南部。
16、 清乾隆時期,上黨梆子已是一個成熟劇種。
17、 晉北秧歌是在晉北大地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地方小劇種,曾經(jīng)活動于周邊的內(nèi)蒙古、河北部分地區(qū)以及雁北地區(qū)的山陰、應縣、右玉等周圍縣市。
18、 昆劇是一種戲曲聲腔、劇種、簡稱昆腔、昆曲或昆劇。
19、 詳細敘述了大平調(diào)劇種形體表演的特點及舞臺效果。
20、 其中最主要的是板胡與梆子兩種,最能體現(xiàn)劇種特色.
21、 配以笙、琵琶、二胡、低音胡等樂器,本劇種曲牌十分豐富.
22、 灶戲是流傳于信陽市固始縣的一個稀有劇種.
23、 面對市場經(jīng)濟的新形勢,稀有劇種面臨生存危機,內(nèi)鄉(xiāng)宛梆劇團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可為河南稀有劇種的生存與發(fā)展提供借鑒。
24、 指出了評劇音樂實踐中于劇種音韻上的認識誤區(qū),以及由此而造成評劇韻味淡薄的原因。
25、 漢劇作為中國戲曲的一個劇種,作為湖北省的地方大劇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對京劇和其它的地方劇種產(chǎn)生過很重要的影響。
26、 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
27、 合陽線戲為我國木偶戲中歷史最早的,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僅存劇種。
28、 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的一個古老戲曲劇種,因發(fā)源地在定州而得名。
29、 萊蕪梆子,亦名萊蕪謳,是形成并流傳于山東省萊蕪市及周邊地區(qū)的地方戲曲劇種。
30、 如江西采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采茶戲”、“撫州采茶戲”、“南昌采茶戲”、“武寧采茶戲”、“吉安采茶戲”等。
31、 摘要河北梆子是至今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戲曲劇種之一.
32、 廬劇流行于江淮廣大地區(qū),是安徽省主要劇種之一。
33、 一個劇種的繁榮和興旺,離不開具有深厚功力、卓越藝術(shù)才能、在觀眾中享有威望的藝術(shù)家的貢獻,馬金鳳就是豫劇演唱藝術(shù)中杰出的代表。
34、 在社會變革、市場經(jīng)濟與多元文化等因素的多重沖擊下,杭劇藝術(shù)已經(jīng)衰落成為“瀕危劇種”。
35、 閩南地方戲曲在劇目、表演、音樂等方面都受木偶戲影響極深,至今各劇種仍尊稱傀儡戲是本劇種的師傅。
36、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地方劇種.
37、 所以,歌仔戲唱腔音樂的源流研究,顯然在一定意義上已超越了一個地方戲曲劇種的研究而賦予它更具現(xiàn)實意義的內(nèi)容。
38、 然而,在被譽為“宋元南戲活化石”的福建古老劇種莆仙戲中,卻完整地保留了一批佚失已久的南戲劇目。
39、 漢樂、漢劇不僅是客家地區(qū)特有的樂種、劇種,也是中華音樂文化之精華。
40、 徽劇舊稱“徽戲”、“徽調(diào)”,是我國歷史悠久、影響廣泛的大劇種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41、 摘要豫劇是比京劇更古老的劇種.
42、 梨園戲是非常古老的一個劇種,它孕育于福建泉州,流布于泉州、漳州和廈門三角地帶。
43、 揚劇是江蘇省主要地方劇種之一,原名“維揚戲”,主要流行于蘇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qū)。
44、 《赤桑鎮(zhèn)》故事也有其他劇種的劇目,比如吉劇有《包公賠情》,故事如出一轍。
45、 一是堅持以中路梆子人才培養(yǎng)為主,積極探索多劇種辦學,近些年連續(xù)舉辦了京劇班、垣曲曲子班等不同劇種教學班,開闊了辦學思路。
46、 在昨天上午舉行的溫州市首屆甌劇劇種研討會上,我市戲曲界專家學者及知名甌劇表演藝術(shù)家們20多人,就甌劇的發(fā)展與未來展開深入探討。
47、 據(jù)《新聞晚報》報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灘曾活躍著一個來自寧波的劇種——甬劇,深受人們的喜愛。
48、 秦腔、眉戶、碗碗腔、富平阿宮腔等劇種輪番唱響,省內(nèi)各區(qū)縣劇團的王牌戲、頭牌戲、特色戲貫穿全場,保準讓你在電視機前挪不開步子。
49、 徽劇、漢劇、京劇、湘劇、桂劇、川劇、滇劇等均有演出,也流傳于同州梆子、晉劇、豫劇等梆子劇種。
50、 此外,京劇、川劇、婺劇、桂劇、湘劇、祁劇、贛劇等劇種中仍然保留著昆曲的部分劇目、聲腔和曲牌。
相關(guān)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