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造句
1、 難忍能忍,難舍能舍,佛道近矣。
2、 *彎寺廟所供奉的神常是五花八門,不但佛道都有,連歷史人物也都不缺。
3、 佛道儒三位大家去拜訪隱者。隱者出來迎接,問:“這位道長怎么稱呼?”道士答:“我叫李一。”隱者轉向高僧,問:“這位高僧怎么稱呼?”高僧答:“我叫弘一。”最后,隱者問大儒:“這位大儒怎么稱呼?”大儒答:“我叫周一。”隱者怒道:“滾!!再不走就打死你!”。
4、 他以儒為本,兼取佛道,有揉合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傾向。
5、 這些形象與佛道二家“濟世救人”的宗旨背道而馳,都可以說是“云空未必空”的偽佛道。
6、 陰曹地府是佛道構設的鬼域世界,佛道通過陰曹向世人宣揚輪回報應的思想。
7、 如果說雖然精進能成佛道,但在這過程中必須修持施舍手腳肢體等苦行,所以我很害怕。這是由于愚昧不知利害輕重,愚者自生無端的困惑與恐懼而已。
8、 因此,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夠廣度九法界一切眾生。
9、 湖南寺廟建筑因湖南佛道文化的繁榮而發展,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建筑體系。
10、 在人生觀與佛道觀方面,儲光羲在隱逸性質、陶淵明思想的接受、道家思想的接受三個方面相對王維和孟浩然而言是不同的。
11、 我不信佛,崇信佛道神仙是生活失去希望的老女人們玩兒的把戲,我還年輕,還有許多的愿望沒有實現,還有很多想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我對自己還充滿信心,即使蕭煥始終不曾正眼看過我一次。謝樓南
12、 清代女詩人皈依佛道、頂禮膜拜仙佛的情況很普遍,這多是她們在遭遇了人生大變故、生活極不如意的境況下發生的。
13、 是故,九州滄茫,隱無數神奇,其中仙佛道魔,妖怪鬼靈無所不容,無所不具。
14、 大雄寶殿傳出吟誦經文之聲暗合天地精神充斥紅光寺,佛道之魂借自身法體同天突戰陣維系在一起,攻則不破,堅如磐石。
15、 皈依佛門不一定要出家,只是進入佛道大門修行佛法,也有在家修行的居士,受了五戒即可稱為男眾優婆塞,女眾優婆夷。
16、 此時靈鷲仙山雷音寶剎外的授佛道場上,仙霧裊裊,四周古柏巨參,林林而立,而那些琪花瑤草、芳香四溢,繚繞四周。
17、 如今圣上崇尚佛道兩教,皇室貴胄在那里許替身的,也不可勝計。
18、 對我來說,生命雖是沒有人能解開的迷,卻非是無跡可尋;線索隱藏于每一個人的自身,卻因生死間無法逾越的鴻溝而終斷。此為佛道兩門中人努力追尋的方向和目標,只有悟透自身存在的秘密生命之迷才有機會被解開。
19、 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聞到正法、依照佛法修學、早日圓成佛道。
20、 2、生即死,死亦生,生死不由于命,物定亦勝天,佛本道,道亦佛,佛道皆生于物,菩提本無樹,何懼生死?——菩提老祖。伊雪楓葉
21、 更重要的是,他把孤憤著書作為化解“愁沮”的力量,融合儒佛道的思想又讓他很好地調整心境,最終鑄就了“詩豪”的美名。
22、 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
23、 是女媧娘娘補天遺落人間的一塊石頭,積石山神光突現,引來無數神秘人物尋寶,六大當世高人更是齊聚地宮,佛道相爭,萬花竟放,山搖地晃。
24、 我們雖然與顯宗沒有多大的仇恨,但是他們打著佛主的幌子,四下搶掠,滅人宗門,還滅絕人性的用活人煉制佛道的戰爭機器銅人,那已經超出了做人的底線,天理不容。
25、 石介在排佛老方面更為激進,寫有《怪說》、《中國論》、《辨惑》、《讀原道》、《尊韓》等文章,抨擊佛道,捍衛儒學。
26、 只有這巫門在中原大地上默默無聞,何也?中原逐鹿,黃帝大敗蚩尤,斬其首于九黎,這蚩尤,就是巫門大帝,從此巫門不興,被佛道兩家聯合壓制。
27、 一眼便認出二騾子并非憑空妄斷,乃是現代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多少人留有長發了,更何況是一個男人,要么就是佛道中的出家人,要么。
28、 就是從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給眾生,希望眾生同生極樂國,一起都成就佛道。
29、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30、 這邪極宗第二個大人物就是魏晉時期的墨夷明,此人復姓墨夷,長得一表人才、儒雅風流、博學多聞、文經武緯,佛道高人從他的驚世武功,發現其人源自魔門。
31、 怎么不分,上古道門龐雜無比,現在的佛道妖魔都是源自太古道門,太古之后,上古之時,佛道妖魔才分家。
32、 以苦為樂,不修佛道,不樂涅盤,不思神明,我欲成瘋成魔。
33、 黑暗精靈為了讓古月長錢對佛道輪教篤信不疑,就放松了對古月長錢思想上的控制,讓古月長錢感覺自己的情緒好了一點,可以專心一志的修煉佛道能量輪的運行大法。
34、 梁武帝蕭衍,著名的“菩薩皇帝”,在位期間寵佞佛道,不顧民生疾苦,昏聵無能,最終釀成“侯景之亂”,被餓死在皇城內。
35、 也就是說佛道儒三家,其實只不過是天道的三種不同的分支而已,正所謂百變不離其宗。
36、 佛陀身邊的弟子們如夢初醒,紛紛向文殊菩薩討教,文殊菩薩一一作了答復,給他們指點迷津,跳出小乘佛教的窠臼,修行佛道。
37、 我自信佛道并行不悖,自信可以借此成就大道!
38、 總之,焦竑在50歲成為狀元以前,在這2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他以文會友,廣交天下學者,大量閱讀經史百家及佛道的著作,講習“良知之學”。
39、 李承乾陷入瘋狂,以軒轅劍橫掃一切,誅殺三山五岳正神,誅殺玄都法師、十八羅漢和無數佛道弟子,被佛道教主聯手擊殺。
40、 雍正雖重視藏傳佛教,但主張儒佛道異用而同體,并行不悖,提供佛教各派融合。
41、 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來。
42、 天王過于輕描淡寫了吧,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佛道之爭向來便有,決然不能任由唐僧沿途傳教。
43、 地藏菩薩發大愿,廣設方便,寧可自己不成佛道,而專心普度眾生,盡令解脫的偉大精神,可以說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的!四.
44、 小時候的趣事仿佛道道畫卷在眼前鋪開,歷久彌新。
45、 是謂“中和”,這是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是禮樂文化精神的基本出發點,與“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契合,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
46、 釋迦尼牟不忍蒼生涂炭,棄皇位,易學楚飛參悟天道,終,悟出大乘佛道,號‘如來佛’。
47、 老君洞道觀內多崖刻佛道故事圖像,其中以九龍碑和八難巖兩處石刻浮雕最具藝術價值。
48、 佛道儒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熠熠光芒閃爍千古。
49、 三絕地分別為絕滅谷、忘憂洞、血煞島,只存有這三個名字,具體在哪卻是無人知曉,只因曾經探過三地的人,無論仙凡佛道,統統杳如黃鶴,一去不復返。
50、 須眉大佛道了句善哉,頓時身上金光神圣,猶如熾盛烈陽,光芒萬丈,騰焰飛芒。
相關造句
說短道長造句天道恢恢造句有道之士造句見性成佛造句道道地地造句求道于盲造句守死善道造句道在屎溺造句進道若退造句長齋繡佛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