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稅
詞語 | 均稅 |
---|---|
拼音 | jūn shu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北 宋 稅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稅,謂之“均稅”。《宋史·食貨志上二》:“政和 三年,河北 西路 提舉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極多,不下百數(shù),及至均稅,不過十等。’”宋 司馬光《乞懲勸均稅官吏狀》:“右臣先奉勅與三司同共詳定均稅,已立條約,下路監(jiān)施行。”解釋:
(一)、北 宋 稅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稅,謂之“均稅”。
《宋史·食貨志上二》:“ 政和 三年, 河北 西路 提舉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極多,不下百數(shù),及至均稅,不過十等。’” 宋 司馬光 《乞懲勸均稅官吏狀》:“右臣先奉勅與三司同共詳定均稅,已立條約,下路監(jiān)施行。”
釋義:
jūn shuì ㄐㄩㄣ ㄕㄨㄟˋ均稅北 宋 稅制,先丈量田地,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稅,謂之“均稅”。《宋史·食貨志上二》:“ 政和 三年, 河北 西路 提舉常平司奏:‘所在地色極多,不下百數(shù),及至均稅,不過十等。’” 宋 司馬光 《乞懲勸均稅官吏狀》:“右臣先奉勅與三司同共詳定均稅,已立條約,下路監(jiān)施行。”
相關(guān)詞語:
苛捐雜稅苦樂不均力敵勢均力均勢敵輕徭薄稅權(quán)均力敵權(quán)均力齊食租衣稅勢均力敵衣租食稅衣食稅租智均力敵功均天地鴻均之世勞逸不均十一而稅利益均沾貧富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