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
詞語 | 須彌山 |
---|---|
拼音 | xū mí shā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一)、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二)、指喜馬拉雅山。
解釋:
(一)、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 須彌樓 、 修迷盧 、 蘇迷盧 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 印度 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 帝釋天 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釋氏要覽·界趣》:“《長阿含》并《起世因本經》等云:四洲地心,即 須彌山 。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鐵圍山,周迴圍繞,并一日月晝夜回轉照四天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釋氏書言, 須彌山 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封神演義》第七三回:“非銅非鐵又非鋼,曾在 須彌山 下藏。” 清 昭槤 《嘯亭續錄·佛言須彌山》:“佛經言 須彌山 高數萬由旬,日月繞山周行,為其峯影所蔽,遂分晝夜。”亦省稱“ 須彌 ”。 宋 蘇軾 《觀湖》詩之一:“ 須彌 有頂低垂日, 兜率 無根下戴鼇。” 清 姚鼐 《題<四更山吐月圖>》詩:“環海世界中 須彌 ,光明隱蔽行兩規。”
(二)、指 喜馬拉雅山 。
康有為 有《望須彌山云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釋義:
1.梵語sumeru的譯音。或譯為須彌樓﹑修迷盧﹑蘇迷盧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積"諸義。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山名,后為佛教所采用,指一個小世界的中心。山頂為帝釋天所居﹐山腰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 2.指喜馬拉雅山。康有為有《望須彌山云飛因印度之亡感望故國聞西藏又割地矣》詩。
造句:
1、施主一粒米,重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2、悠悠晨鐘,沉沉暮鼓,須彌山沐浴在縹緲云氣之中,從初升的旭日到傍晚的殘霞,天際風云變幻,白云蒼狗滾滾而過,時光終究不曾為任何人而停留。
相關詞語:
捋虎須莫須有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搖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