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
詞語 | 平章 |
---|---|
拼音 | pínɡ zhānɡ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評(píng)處;商酌。 2.品評(píng)。 3.古代官名。唐代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因官高權(quán)重,不常設(shè)置,選任其他官員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簡稱"同平章事",同參國事。唐睿宗時(shí)又有平章軍國重事之稱。宋因之,專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擔(dān)任,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則為地方高級(jí)長官。簡稱平章。明初仍沿襲,不久廢。
造句:
1、 熙寧二年(1069年),以左仆射、門下侍郎拜同平章事,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稱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州)。
2、 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劉昫,以目疾辭位,罷為太保。
相關(guān)詞語:
抱不平阿平絕倒表面文章不平則鳴班馬文章抱打不平操翰成章沉吟章句承平盛世秤平斗滿持平之論出口成章出言成章出言有章殘章斷簡朝章國典朝章國故出語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