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章造句
1、 熙寧二年(1069年),以左仆射、門下侍郎拜同平章事,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稱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州)。
2、 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劉昫,以目疾辭位,罷為太保。
3、 蜀司空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業,性豪侈,強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獄,系負債者,或歷年至有瘐死者。
4、 曾四跨前一步走到樊平章面前,說:那天在觀音巖的戰斗,這里大多數人都參加了。
5、 把這堆李唐的官員全都扔到侍中兼同平章事趙璋大人處,今天的任務就完成了。
6、 江浙平章,與大司徒同為重任,辭彼受此,何異以羊易牛,此皆小人取悅慣技,武宗適墮其術耳。
7、 李愛卿攝行先皇冢幸之期,朝中由你行平章事之職權。
8、 在凱旋的途中,潘美就曾經向曹大平章事祝賀,因為大宋的皇帝金口玉牙,從不失信。
9、 宋朝以門下侍?兼平章事為正相,中書侍郎兼參知政事為副相,另有門下中書侍郎共三人為參相,宰相共有五人。
10、 且使囑河南行省平章伯顏,選兵扈駕,不得有誤。
11、 方才朱大貴隨口胡謅的這幾位,那可都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12、 元末朱元璋于此處擊潰平章阿魯灰統帥的元軍,杏林遭受損毀,明初雖有補植,然“僅存十一于千百,牧童無復指村店者。
13、 鳳凰枝上花似錦三星在戶臨花燭共圖家國平章事。
14、 既而朝廷以右仆射、租庸使王徽同平章事,充昭義節度使,徽以車駕播遷,中原方擾,方立專據山東邢、洺、磁三州,度朝廷力未能制,辭不行,請且委昌圖。
15、 何粟也知道自己適才說話過逾,想到眼前此人已是平章軍國事,卻不得不將胸口一腔惡氣按將下去,拱手道:何某失言。
16、 先是張士誠據高郵,脫脫命平章政事福壽,發兵招討,嗣得福壽稟報,士誠負固不服,且轉寇揚州,殺敗達什帖木兒軍。
17、 他就是當今平章、參知政事賈似道,聽說太子即位后還要加太師呢。
18、 延政求救于吳越,壬戌,吳越王元瓘遣寧國節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詮、內都監使薛萬忠將兵四萬救之,丞相林鼎諫,不聽。
19、 平章百姓,一日萬機,未曉求衣,昃晷不食。
20、 貞元二年,遷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相位無所啟奏,但多謙退,廉謹畏慎而已。
21、 倆人你吹我捧侃得熱鬧,卻沒曾想旁邊黃知縣、劉知州兩人嚇得腿都軟了!方才朱大貴隨口胡謅的這幾位,那可都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2、 玉徽王朝惠帝廣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承恩伯費無極,上勸進表,朝野震動。
23、 以吏部尚書劉幽求為侍中,右散騎常侍魏知古為左散騎常侍,太子詹事崔湜為中書侍郎,并同中書門下三品;書中侍郎陸象先同平章事。
24、 以太常卿杜黃裳為門下侍郎,左金吾衛大軍袁滋為中書侍郎,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鄭珣瑜為吏部尚書,高郢刑部尚書,并罷知政事。
25、 可是接下去,這撥太學生頭越湊越緊,話語也越來越含糊,牛皮也越吹越沒邊,胡猜亂想,倒仿佛他們就是丞相或者平章一般。
26、 在處死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大唐朝廷任命在家養病的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為大軍統帥,加封其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率軍鎮守潼關。
27、 以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傅、北都留守、興圣宮使、判六軍諸衛事李繼岌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東京留守。
28、 但是衛紹王一旦坐上了寶座就不愿意下來了,他在章宗元妃李氏,宦官李新喜和平章政事完顏匡等人的支持下,鴆殺了賈妃,又強逼范妃墮胎,命其削發為尼。
相關造句
平地生波造句紫綬金章造句素昧生平造句秋色平分造句平地青云造句公平無私造句二滿三平造句心平氣定造句平地起雷造句滿腹文章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