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德
詞語 | 私德 |
---|---|
拼音 | sī dé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私德失檢。解釋:
(一)、個人的恩惠。
《商君書·錯法》:“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guī)其功,功立而富貴隨之,無私德也。” 宋 王安石 《周沆右諫議大夫制》:“朕率是道,進退百官,故于邇臣,無有私德。”
(二)、在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
清 陳天華 《絕命書》:“其尤不肖者,則學問未事,私德先壞。”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 中國 文人的私德,實在是好的多,所以公德也是好的多,一動也不敢動。” 許地山 《銀翎底使命》:“ 黃先生 說:‘我們先看看里頭寫的是什么,不必講私德了。’”
釋義:
與“社會公德”相對。見“社會公德”(962頁)。
造句:
1、私德所能接受的最高的頌揚就是仆人的贊美。約翰遜
2、所謂健全人格須包括:一、私德為立身之本,公德為服務社會國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識技能。三、強健活潑之體格。四、優(yōu)美和樂之感情。
相關詞語:
愛人以德暗室私心敗德辱行拜恩私室秉公無私不徇私情背公向私背公營私秉公滅私秉正無私才德兼?zhèn)?/a>稱德度功床笫之私才輕德薄才疏德薄材德兼?zhèn)?/a>材輕德薄材雄德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