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飾
詞語 | 緣飾 |
---|---|
拼音 | yuán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鑲邊的飾品,修飾。解釋:
(一)、文飾。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習文法吏事,而又緣飾以儒術。”《舊唐書·柳璨傳》:“﹝ 柳璨 ﹞性謇直,無緣飾。” 宋 洪邁 《容齋隨筆·野史不可信》:“野史雜説,多有得之傳聞及好事者緣飾,故類多失實。”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史傳不免於緣飾,況傳奇乎?” 孟晉 《論改良政俗自上自下之難易》:“擇一二無關緊要之政事,以緣飾皮相之文明,如是而曰改良政治也,改良國俗也,其誰欺?”
(二)、鑲邊加飾;繪飾。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葬 高陵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章炳麟 《訄書·定版籍》:“﹝ 孫文 曰﹞杇人為人黝堊,善畫者圖其幅帛。其為龍蛇、象馬、草樹、云氣、山林、海潮、爟火、星辰、人物、舟車,變眩異態,于以緣飾墻壁一也。” 王統照 《霜痕·紀夢》:“她穿得很淡樸,淺藍色的竹布褂上沒有好的緣飾。”
釋義:
1.文飾。 2.鑲邊加飾;繪飾。
造句:
1、公孫弘之阿諛取寵而緣飾以儒術,可謂儒學演變為儒術這一過程之終結,然考其開始與其過程,則可謂是儒學在當時世風之影響下,與諸子百家融合的過程,而開其端者,則即是荀子。
2、這是紅頸濱鷸的亞成體,肩部的羽毛有些紅褐色的緣飾,不可能是青腳濱鷸。
相關詞語:
不解之緣補過飾非粉飾太平廣結良緣護過飾非結不解緣矜愚飾智金玉良緣拒諫飾非矜己自飾矯情飾貌矯情飾行矯情飾詐螞蟻緣槐命薄緣慳濃妝艷飾飾智矜愚隨緣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