揶揄
詞語 | 揶揄 |
---|---|
拼音 | yé y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耍笑;嘲弄。揄(yú)。解釋:
(一)、嘲笑;戲弄。
《東觀漢記·王霸傳》:“上令 霸 至市口募人,將以擊 郎 ,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 霸 慚而去。”《世說新語·任誕》“ 襄陽 羅友 有大韻” 劉孝標 注引《晉陽秋》:“乃是首旦出門,於中途逢一鬼,大見揶揄,云:‘我只見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見人送汝作郡?’” 清 錢謙益 《云陽草堂記》:“舉世之人,見不越晦朔,智不出口耳,聞點石移山之説,未有不揶揄手笑者也,而又何怪與!” 蔡元培 《工學互助團的大希望》:“文學家、美術家的著作往往受同時人的揶揄非笑,直到死后幾十年幾百年才受人崇拜。”
釋義: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之意; 是對人的一種戲弄,嘲笑時用語。 揶〈動〉(形聲。從手,耶聲); 揄〈動〉(形聲。從手,俞聲)義為:牽引、提 起。近義詞是戲弄,諷刺。典故 市人皆大笑,舉手揶揄之。——《東觀漢記·王霸傳》 反義詞是尊重 。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