揄揚
詞語 | 揄揚 |
---|---|
拼音 | yú y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贊揚:極口揄揚。(二)、宣揚:揄揚大義。
解釋:
(一)、揮揚,揚起。
漢 劉向 《九嘆·逢紛》:“揄揚滌蕩,漂流隕往,觸崟石兮。”
(二)、宣揚。
漢 班固 《兩都賦》序:“雍容揄揚,著於后嗣,抑亦《雅》《頌》之亞也。”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坐朝陪宴之臣,懷揄揚於內。” 唐 杜甫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詩:“御扎早流傳,揄揚非造次。” 宋 司馬光 《答齊州司法張秘校正彥書》:“然 光 素無文,於詩尤拙,不足以揄揚盛美取信於人。”
(三)、稱引,贊揚。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我的故鄉,在 漢 末雖曾經 虞仲翔 先生揄揚過,但是那究竟太早了。”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我們的太太在客人前極口替她揄揚,辯護,說她自然,豪爽,她自有她真正的美!”
釋義:
稱譽;贊揚:揄揚盛德|極口揄揚。
造句:
1、金庸在其一系列作品中大力揄揚的“義”,與人民利益、社會公正連在一起,也與“正義”、“情義”緊密相連,故與“江湖義氣”有本質的區別。
2、銀杏葉多年來一向被揄揚為當我們變老時,可貫串毗鄰和改進影象和年夜腦成果的草藥補充物。
相關詞語:
跋扈飛揚簸土揚沙臭名遠揚闡揚光大暢叫揚疾出丑揚疾挫骨揚灰東海揚塵斗志昂揚得意揚揚東揚西蕩斗挹箕揚頓挫抑揚遏惡揚善發揚踔厲發揚蹈厲發揚光大飛揚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