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
詞語 | 大篆 |
---|---|
拼音 | dà zhu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周朝的字體,是一種筆畫較繁復的篆書。秦朝創制小篆以后,把這種字體叫大篆解釋:
(一)、漢 字書體的一種。相傳 周宣王 時 史籀 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
秦 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漢書·藝文志》“《史籀》十五篇” 唐 顏師古 注:“ 周宣王 太史作大篆十五篇。”
釋義:
1.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秦時稱為大篆﹐與小篆相區別。
造句:
1、歷代大篆書法家對傳統的繼承和創新。
2、早期大篆線條拓展的三個階段。
相關詞語:
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百年大業百事大吉不顧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難用長篇大論長枕大被吹大法螺春回大地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