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體
詞語 | 語體 |
---|---|
拼音 | yǔ t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語言的社會功能變體。是適應不同社會活動范圍的交際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語言特點的表達體式,有口頭語體和書面語體。書面語體又可分為文藝語體、政論語體、科技語體、公文事務語體等。解釋:
(一)、即白話。與文言相對。
蔡元培 《在國語傳習所的演說》:“文章的開始,必是語體,后來為要便于記誦,變作整齊的句讀,抑揚的音韻,這就是文言了?!?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九:“所以用文言寫固然有病,如果用語體寫,還是有同樣的病?!?阿英 《<現代名家隨筆叢選>序記》:“ 劉復 的《南歸雜話》,可以說是語體隨筆的最古老的作品?!?/p>
釋義:
所謂語體(a register of language) ,就是人們在各種社會活動領域,針對不同對象、不同環境,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所形成的常用詞匯、句式結構、修辭手段等一系列運用語言的特點。
造句:
1、駢體作為一種語體,與散體并列,自晉代定體成式開始,便在公文寫作領域長盛不衰,直至文言文的消亡而最終消失。
2、“槍”是軍語體系中的基本語詞之一,其詞匯形式和意義的演化存在著一定的認知理據,這是軍語發生認知研究的一個典型個案。
相關詞語:
半部論語遍體鱗傷不成體統不識大體卑身賤體卑身屈體膘肥體壯不經之語不言不語稱體載衣赤身露體讒言佞語沉吟不語赤身裸體出語成章出處語默出言吐語村學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