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
詞語 | 形而上 |
---|---|
拼音 | xíng ér shà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亦省作“ 形上 ”。1.無形;抽象。《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宋 朱熹 《答黃道夫》:“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卷中:“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后。陰陽之未成形質,是謂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鄭觀應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豈后天形器之學所可等量而觀,然《易》獨以形上、形下發明之者,非舉小不足以見大,非踐跡不足以窮神。”(2).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倘其不安物質之生活,則必有形上之需求。” 張天翼 《皮帶》一:“總而言之想爭氣,想對他們來一種形而上的報復,他非爬上去做個‘高’點的人不可。”解釋:
(一)、亦省作“ 形上 ”。無形;抽象。
《易·繫辭上》:“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宋 朱熹 《答黃道夫》:“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卷中:“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后。陰陽之未成形質,是謂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鄭觀應 《盛世危言·道器》:“成人成物,生天生地,豈后天形器之學所可等量而觀,然《易》獨以形上、形下發明之者,非舉小不足以見大,非踐跡不足以窮神。”
(二)、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倘其不安物質之生活,則必有形上之需求。” 張天翼 《皮帶》一:“總而言之想爭氣,想對他們來一種形而上的報復,他非爬上去做個‘高’點的人不可。”
釋義:
1.亦省作"形上"。 2.無形;抽象。 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造句:
1、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2、灑掃應對,形也。有形,則必有形而上者。精義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則固有其形矣。
相關詞語:
虎而冠忘形交屋上烏一而光哀而不傷安枕而臥案牘勞形巴高望上拔宅上升阪上走丸板上釘釘半途而廢榜上無名倍道而進備而不用背道而馳逼上梁山比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