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腔
詞語 | 賊腔 |
---|---|
拼音 | zéi qiā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不正派的語調(diào)、表情。解釋:
(一)、不正派的語調(diào)、表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生無語,目注 嬰寧 ,不遑他瞬。婢向女小語云:‘目灼灼,賊腔未改。’” 茅盾 《多角關(guān)系》:“你們那吊眼皮的 陳媽 ,還有癩痢 小王 ,都是賊眉賊眼的一股賊腔。”
釋義:
孫兆元(生卒年月不詳),字鼎文,清代福建浦城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拔貢生,選授安徽銅陵知縣。縣民積欠賦稅五千多金,前任官捆綁、拘囚、敲擊庶民。孫兆元到任,釋放全部拘囚,出私錢分年代輸,當(dāng)?shù)厝嗽诳h署前建恤民亭紀念他。生員徐某,品行惡劣,誣告與他結(jié)怨的人以死罪,因怕孫兆元嚴明,就深夜送三百金賄賂孫兆元,遭孫兆元怒斥。經(jīng)過審理,結(jié)果判徐某誣告罪,褫奪其藍衫。當(dāng)涂縣有一強盜搶劫被捕后,反誣采石磯居民數(shù)10人,縣令不能判斷,中丞召兆元和蕪湖令一起到太平府會審,居民實屬冤枉,給以剖雪。居民感德,在采石磯為他蓋生祠。孫兆元還捐俸修葺五松山太白書院,每月教生員經(jīng)藝詩賦。孫兆元在任10年,當(dāng)?shù)剡B遭水旱災(zāi)害,他施米施粥。將要升遷,因眼聵請求回鄉(xiāng),當(dāng)?shù)赜稚w清廉亭來紀念他。為官10年,歸家時,囊袋蕭然。
相關(guān)詞語:
耍花腔并贓拿賊獨夫民賊家賊難防亂臣賊子滿腔熱枕滿腔熱忱民賊獨夫拿腔作勢南腔北調(diào)拿腔作調(diào)拿腔做勢拿賊見贓拿賊拿贓逆臣賊子逆子賊臣擒賊擒王認賊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