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賊為子
成語 | 認賊為子 |
---|---|
拼音 | rèn zéi wéi zǐ |
字數(shù) | 4字成語 |
形式 | abcd式成語 |
意思:
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
解釋:
ㄖㄣˋ ㄗㄟˊ ㄨㄟˊ ㄗㄧˇ 認賊為子(認賊爲子) 比喻錯認妄想為真實。《楞嚴經(jīng)》卷一:“佛告 阿難 :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于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zhuǎn)。” 宋 朱熹 《答陳同甫書》:“今不講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斷千古之是非,宜其指鐵為金,認賊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亦作“ 認賊作子 ”。 明 徐復祚 《一文錢》第三出:“有一等顛倒喪志,投東覔西,失卻眼前至寶,這便是認賊作子。” 章炳麟 《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不正其名而言其實,紾戾不通,至于如是,徒使人害于名則已耳!乃至指鹿為馬,認賊作子。”釋義:
佛家語,比喻錯將妄想認為真實。
相關詞語:
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安身為樂矮子觀場抱子弄孫變危為安表里為奸并為一談不當人子不為已甚不相為謀不肖子孫不以為恥不以為奇不以為然不以為意不足為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