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稅
詞語 | 貢稅 |
---|---|
拼音 | gòng sh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臣民向皇室繳納的金錢、實物等;賦稅。也叫貢賦。解釋:
(一)、猶賦稅。
《孟子·萬章上》:“天子使吏治其國而納其貢稅焉。”《后漢書·伏湛傳》:“ 漁陽 以東,本備邊塞,地接外虜,貢稅微薄。”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奴隸制的下限在春秋與戰國之交》:“實行新制度的 季孫氏 執掌了霸權,三家都采取了征稅制,而 魯國 的政府實際上變成為地主政權機構,政府的基礎是建立在地主的貢稅上了。”
釋義:
四川汽車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總投資3.6億元,是資陽第一所高等院校,
造句:
1、貢稅存在于古英國和中世紀英國的貢金或租金.
2、這些被侵占的領土被稱為行省,它們都必須向羅馬交納貢稅。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