鸋鴂
詞語 | 鸋鴂 |
---|---|
拼音 | níng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鳥名。解釋:
(一)、鳥名。
《詩·豳風·鴟鸮》“鴟鴞” 毛 傳:“鴟鴞,鸋鴂也。” 陸璣 疏:“鴟鴞似黃雀而小…… 幽州 人謂之鸋鴂,或曰巧婦,或曰女匠; 關 東謂之工雀,或謂之過羸; 關 西謂之桑飛,或謂之襪雀,或曰巧女。”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漸》:“鸋鴂鴟鴞,治成御災, 周公 勤勞,綏德安家。”舊注:“鸋鴂,鳥名。一名飛桑,又名巧婦。”《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鸋鴂之鳥,巢於葦苕。” 李善 注引《廣雅》:“鸋鴂,工雀也。”
釋義:
鳥名。《詩·豳風·鴟鸮》“鴟鴞” 毛 傳:“鴟鴞,鸋鴂也。” 陸璣 疏:“鴟鴞似黃雀而小…… 幽州 人謂之鸋鴂,或曰巧婦,或曰女匠; 關 東謂之工雀,或謂之過羸; 關 西謂之桑飛,或謂之襪雀,或曰巧女。” 漢 焦贛 《易林·噬嗑之漸》:“鸋鴂鴟鴞,治成御災, 周公 勤勞,綏德安家。”舊注:“鸋鴂,鳥名。一名飛桑,又名巧婦。”《文選·陳琳》:“鸋鴂之鳥,巢於葦苕。” 李善 注引《廣雅》:“鸋鴂,工雀也。”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