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鴂
詞語 | 鳴鴂 |
---|---|
拼音 | míng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解釋:
(一)、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謝惠連 《連珠》:“蓋聞春蘭早芳,實忌鳴鴂,秋菊晚秀,無憚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泛崇蘭而欲落,聞鳴鴂而不芳。”
釋義:
1.即鵜鴂。一名杜鵑。三月即鳴,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相關詞語:
一牛鳴鰲鳴鱉應百家爭鳴不平則鳴長鳴都尉潮鳴電掣潮鳴電摯電閃雷鳴鼎食鳴鐘鼎食鳴鍾鼎食鐘鳴東鳴西應飛遁鳴高肥遁鳴高風不鳴條鳳鳴朝陽肥遯鳴高鳳鳴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