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噫
詞語 | 雉噫 |
---|---|
拼音 | zhì y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歌嘆之聲。解釋:
(一)、歌嘆之聲。
漢 揚雄 《法言·五百篇》:“不聽正諫而不用雉噫者。” 李軌 注:“雉噫,歌嘆之聲。”一說古歌名。 明 楊慎 《藝林伐山·雉噫》:“ 楊子 言 孔子 之去 魯 ,曰‘不聽政諫而不用《雉噫》者’。注:‘雉噫,猶歌嘆之聲, 梁鴻 《五噫》之類也。’按《家語》: 孔子 去 魯 ,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優哉游哉,聊以卒歲!’此即《雉噫之歌》也。 唐 文:聆《鳳衰》於 接輿 ,歌《雉噫》於 桓子 。”
釋義:
1.歌嘆之聲。漢揚雄《法言.五百篇》﹕"不聽正諫而不用雉噫者。"李軌注﹕"雉噫﹐歌嘆之聲。"一說古歌名。
相關詞語:
崇墉百雉呼盧喝雉家雞野雉麇駭雉伏嗚呼噫嘻狎雉馴童雉伏鼠竄雉頭狐腋喝雉呼盧厭家雞,愛野雉噫嗚流涕噫噓雉腒畫雉雉門五雉雉妓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