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
詞語 | 大儒 |
---|---|
拼音 | dà r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指學問淵博而有名的學者。解釋:
(一)、儒學大師。
《荀子·儒效》:“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 桀 跖 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仲尼 、 子弓 是也。”《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二)、泛指學問淵博的人。
《后漢書·逸民傳·法真》:“﹝ 法真 ﹞好學而無常家,博通內外圖典,為 關西 大儒。” 唐 韓愈 《讀荀》:“‘六經’與百家之説錯雜,然老師大儒猶在。”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春闈里紛紛大儒,難道是沒爹娘的孩兒方去。” 清 吳偉業 《壽王鑒明五十》詩:“當世數大儒,如君號名宿。”
釋義:
大儒,也叫鴻儒,多指有學問、品德高尚的知識分子。舊時指學問淵博的著名學者。在我國歷史上出現的大儒很多,如孟子、朱熹、顧炎武等。
造句:
1、 李壯平是大儒,是我見過的中國儒家典范的第一人。
2、 加上以二程這樣的大儒為師,從學者甚眾,生徒不遠千里而至。
相關詞語:
百年大計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白面儒冠白面儒生百年大業百事大吉不顧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難用長篇大論長枕大被吹大法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