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
詞語 | 切中 |
---|---|
拼音 | qiè zhò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說到點子上了,恰到好處解釋:
(一)、切要中肯。
《文選·干寶<晉紀·論晉武帝革命>》 李善 題注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曰:“﹝ 干寳 ﹞撰《晉紀》,起 宣帝 迄 愍 五十三年,評論切中,咸稱善之。” 宋 李之儀 《跋文安國篆》:“余與之游三十年,善論難,劇談切中,尤得于樽俎間為多。” 明 胡應麟 《詩藪·閏馀中》:“南渡時 天彝 少章 者,吾郡人,嘗評《唐百家詩》,多切中語,而詩流罕見稱述。”
(二)、猶言擊中,準確說中。
宋 歐陽修 《尚書兵部員外郎知制誥謝公墓志銘》:“及其臨事敢言,何其壯也!雖或聽或否,或論高而不能行,或后果如其言,皆傳經據古,切中時病。” 明 李贄 《寄答留都書》:“然其中字字句句皆切中我之病。”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覺得他( 庾信 )那‘宰衡以干戈為兒戲,縉紳以清談為廟略’的幾句,真真是切中目前的時弊,每天都要謳它幾遍。”
釋義:
切中,指對社會弊端的批評議論很切合。見宋 李之儀 《跋文安國篆》:“余與之游三十年,善論難,劇談切中,尤得于樽俎間為多。”
造句:
1、他批評時政的文章往往能切中要害。
2、那篇小品文切中時弊。
相關詞語:
杯中物肉中刺眼中釘一刀切哀感中年暗中摸索暗箭中人傲睨一切百發百中薄寒中人百中百發伴食中書杯中蛇影杯中之物悲從中來不顧一切不切實際瞋目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