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鼈
詞語 | 黿鼈 |
---|---|
拼音 | yuán biē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鱉類。解釋:
(一)、鱉類。
三國 魏 曹植 《盤石篇》:“經危履險阻,未知命所鐘。??殖咙S壚,下與黿鱉同?!薄钝拧め岕~》引 北齊 顏之推 《稽圣賦》:“黿鱉伏乎其陰,鸕鷀孕乎其口。”
釋義:
tǎng ruò ㄊㄤˇ ㄖㄨㄛˋ儻若(儻若)假如。 南朝 宋 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儻若果歸言,共陶暮春時?!薄短綇V記》卷八三引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君長二三寸,豈復耳有國土。儻若有之,國之當盡焦螟耳?!?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姐姐,你的歌詞很帶些男性的聲調,儻若母親在時,聽了定會發怒呢?!?/p>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