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鼈
詞語 | 朱鼈 |
---|---|
拼音 | zhū biē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說中的一種赤色的鱉,能吐珠,又稱珠鱉。解釋:
(一)、傳說中的一種赤色的鱉,能吐珠,又稱珠鱉。
《呂氏春秋·本味》:“魚之美者, 洞庭 之鱄, 東海 之鮞。 醴水 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七:“朱鱉躍飛泉,夜飛過 吳洲 。” 宋 梅堯臣 《夜直廣文有感寄曾子固》詩:“已從 龍門 出,不慕朱鱉輕。朱鱉過 吳洲 ,飛飛就 東瀛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一·朱鱉》﹝集解﹞引 陳藏器 曰:“﹝朱鱉﹞生 南海 ,大如錢,腹赤如血,云在水中著水馬腳,皆令仆倒也。”
相關詞語:
白白朱朱白發朱顏滴露研朱傅粉施朱粉面朱唇紅紫亂朱兼朱重紫看朱成碧綠鬢朱顏弄粉調朱琴斷朱弦調朱傅粉調朱弄粉惡紫奪朱眩碧成朱以紫亂朱紆朱懷金楊朱泣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