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躅
詞語 | 前躅 |
---|---|
拼音 | qián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前人的遺范。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欽 仲舒 之睟容,遵縫掖於前躅。” 唐 劉禹錫 《登司馬錯故城》詩:“登臨值蕭辰,周覽壯前躅。” 清 龔自珍 《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曰承前躅之養癰兮,丁南 贛 之多盜。”解釋:
(一)、前人的遺范。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欽 仲舒 之睟容,遵縫掖於前躅。” 唐 劉禹錫 《登司馬錯故城》詩:“登臨值蕭辰,周覽壯前躅。” 清 龔自珍 《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曰承前躅之養癰兮,丁南 贛 之多盜。”
釋義:
前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前人的遺范。
相關詞語:
馬前卒鞍前馬后巴前算后跋前躓后跋前踕后跋前疐后背前面后不顧前后不記前仇車在馬前懲前毖后承前啟后踟躕不前躊躇不前參前倚衡攙前落后超前絕后大敵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