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前疐后
成語 | 跋前疐后 |
---|---|
拼音 | bá qián dì hòu |
字數 | 4字成語 |
形式 | abcd式成語 |
意思: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解釋:
◎ 跋前疐后,跋前躓后 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躓”。比喻進退兩難的處境 跋前躓后,動輒得咎。——唐· 韓愈《進學解》釋義: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造句:
1、他正處于跋前疐后的尷尬局面.
2、故朝堂之上,一時之間,弟子頗費躊躇,跋前疐后,無有主張,不能遽然裁奪軍國要策,故煩勞老師來,為弟子指點迷津、參酌王霸之道也。
相關詞語:
馬后炮馬前卒鞍前馬后巴前算后跋扈自恣跋前躓后跋山涉水百年之后不恥最后不甘后人步人后塵跋胡疐尾跋扈飛揚跋扈恣睢跋來報往跋履山川跋前踕后跋前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