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格
詞語 | 辭格 |
---|---|
拼音 | cí gé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修辭格的簡稱。解釋:
(一)、詩文的格調(diào)或風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惡及第》:“﹝ 鄭隱 ﹞少為律賦,辭格固尋常。”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卷一:“近見 曾子固 編《李太白集》后,謂頗獲遺亡。而有《贈懷素草書歌》,并《笑矣乎》數(shù)首,皆 貫休 、 齊己 辭格。”
(二)、修辭學術語。指積極修辭的各種修辭格式。
陳望道 《修辭學發(fā)凡》第五篇二:“辭格以前頗有種種的分類。” 黃民裕 《<辭格匯編>前言》:“漢語在長期的使用和發(fā)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講究美妙,講究技巧’的比較固定的修辭格式,這就是修辭學中‘積極修辭’的各種修辭格,簡稱辭格。”
釋義:
1.詩文的格調(diào)或風格。 2.修辭學術語。指積極修辭的各種修辭格式。
造句:
1、在此基礎上,對一些相鄰易混辭格,如拈連和仿擬、移就和擬人、婉曲和諱飾、易色和反語等,進行了逐一鑒別分析。
2、移就或修飾語移置是英語和漢語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格.
相關詞語:
百辭莫辯卑辭重幣便辭巧說別具一格不辭而別不辭勞苦不拘一格百喙難辭卑辭厚幣卑辭厚禮悖言亂辭辯口利辭別創(chuàng)一格別開一格不名一格不謀同辭傳聞異辭辭不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