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稅
詞語 | 課稅 |
---|---|
拼音 | kè sh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征稅賦稅受災區可免部分課稅解釋:
(一)、賦稅。
唐 白居易 《登閶門閑望》詩:“十萬夫家供課稅,五千子弟守封疆。”
(二)、征收賦稅。
《元史·食貨志二》:“ 山東 之鹽: 太宗 庚寅年,始立 益都 課稅所。”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公室為挽救自己的式微,便被逼得把傳統的公田制打破,而公開承認私有,對于私田一律課稅。”
釋義:
課稅,亦稱“征稅”。指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定對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征收貨幣或實物的行為。
造句:
1、接下來就是醫療保健大改革,它導致對儲蓄和投資的課稅,使政府獲得對醫療保健的決策控制。
2、但于輸入后五年內輸往課稅區者,應依進口貨品之規定,課徵進口稅捐、貨物稅及營業稅。
相關詞語:
苛捐雜稅課語訛言課嘴撩牙輕徭薄稅日程月課日省月課食租衣稅循名課實衣租食稅衣食稅租十一而稅王稅課室課輸緡課課程體系抵稅課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