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
詞語 | 北征 |
---|---|
拼音 | běi zh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北伐,向北征伐。(二)、北行,北上。
解釋:
(一)、猶北伐,向北征伐。
《國語·吳語》:“ 吳王 夫差 既殺 申胥 ,不稔於歲,乃起師北征。”《隋書·豆廬毓傳》:“﹝ 毓 ﹞從 趙仲卿 北征 突厥 ,以功授儀同三司。”《楊家將》第三二回:“今 楊 家人雄馬壯,倘或部領北征,誰可抵敵?”
(二)、北行,北上。
《楚辭·九歌·湘君》:“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 漢 張衡 《南都賦》:“穢 長沙 之無樂,歷 江 湘 而北征。” 唐 陳子昂 《送賈兵曹入都》詩:“ 東山 宿昔意,北征非吾心。”
釋義:
1.猶北伐,向北征伐。 2.北行,北上。
造句:
1、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
2、問題是“花馬禮”是緬甸東吁王朝強盛時期向北征服的產物,在東吁王朝覆滅后,這些土司已經停止進貢“花馬禮”。
相關詞語:
白首北面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必不撓北暴斂橫征北郭先生北門管鑰北門之管北門之寄北轅適粵北轍南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