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造句
1、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
2、問題是“花馬禮”是緬甸東吁王朝強盛時期向北征服的產物,在東吁王朝覆滅后,這些土司已經停止進貢“花馬禮”。
3、讀史時每每讀到霍去病北征時的名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心頭總充斥著一種浩然正氣。
4、洪武二十年北征遼東元朝舊部時,藍玉還是馮勝的副手,在馮勝被奪職后,他接掌了大將軍印,第一次成為數十萬大軍的主將。
5、臣受命之諸葛亮諸葛亮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6、南北征巡時,有關官員奏請修路,他只讓“粗修橋梁,通輿馬便止”。
7、趙國必救,救趙就是救楚,這是楚國必須北征的主要原因,哪怕他是想借趙地聚天下英雄而殲之,楚國也要去,攪他個天翻地覆,馬仰人翻,網破魚出。
8、不知貴人意下若何?北征之事庶乎可行否?
9、邑當出關孔道,值北征過境,軍需旁午,致勞瘁卒于官。
10、往者伐鼓北征公孫瓚,強寇桀逆,拒圍一年。
11、永樂十年(1422年),朱棣北征回來,因為太子曲意寬宥呂震的女婿主事張鶴參見失儀之過,便怪罪蹇義不進行匡正,將他逮捕,關進錦衣衛監獄。
12、朝廷派謝萬率軍北征,他常以嘯詠自高,從不撫慰將士。
13、后,應師北征,收復涿、易失地,遷寧武軍承宣使、燕山路副都總管,又加龍、神衛都指揮使,即收復景州。
14、那時候,鄭啟已經踏上了北征的路途,對未過門的兒媳的歸省,老母親沒有絲毫的懷疑。
15、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烏丸清剿袁勢余患后,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
16、南北朝時,畢覽隨燕主慕容垂北征,被敵圍困,逃入深山,迷失道路。
17、說的是恒溫北征,經金城,見年輕時所種之柳皆以十圍,慨然曰“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18、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19、而孫悟空,一只自由自在的猴子,也許是出于某種責任心,滿不在乎地跟隨唐僧南北征伐,不時殺幾個妖怪,把故事名義上的男一號從被吃掉的險境中解救出來,從中獲取了巨大而有益的消遣,直到終生。馬雁
20、天下之事,其流一也,功同賞異,不平謂何?又驃騎李崇,北征之日,啟募八州之人,聽用關西之格。
相關造句
指南打北造句江南海北造句海北天南造句有征無戰造句酒食征逐造句眾星拱北造句乘勝逐北造句北郭先生造句地北天南造句三戰三北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