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刻
詞語 | 碑刻 |
---|---|
拼音 | bēi k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拓印碑刻。解釋:
(一)、碑帖。亦指有文字的碑石。
《隸釋·漢石經<論語>殘碑》 宋 洪適 釋:“觀遺經字畫之妙,非 蔡中郎 輩不能為,以 黃初 后來碑刻比之,相去不啻霄壤,豈 魏 人筆力可到!”《宋史·呂文仲傳》:“ 太平興國 中,上每御便殿觀古碑刻,輒召 文仲 與 舒雅 、 杜鎬 、 吳淑 讀之。” 清 顧炎武 《北岳辨》:“ 宋 初,廟為 契丹 所焚, 淳化 二年重建,而 唐 之碑刻未嘗毀。”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金石文字》:“ 孫淵如 觀察嘗言:‘吾如官御史,擬請旨著地方官吏保護天下碑刻。’”
釋義: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拓印~。
造句:
1、 買地券作為一種隨葬明器,是非常寶貴的碑刻材料。
2、 修復古建筑及名人碑刻,建設餐飲、休閑、住宿等服務配套設施.
相關詞語:
里程碑背碑覆局春宵一刻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鉆刻薄雕蟲篆刻雕文刻鏤雕蟲刻篆雕心刻腎豐取刻與鬼刻神劖畫地刻木畫虎刻鵠畫龍刻鵠尖酸刻薄精雕細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