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
詞語 | 腳后跟 |
---|---|
拼音 | jiǎo hòu gē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人腳的后部,位于踝關節之下和腳弓之后解釋:
(一)、腳跟,腳的后部。
《水滸傳》第三二回:“哎也!是我走的慌了,腳后跟直打著腦杓子。”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火焰一會又竄起來,工人們便跳上去拿腳踩,腳后跟燒起了泡,也不知道痛。”
(二)、比喻卑下的部分。
元 鄭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兀那廝你駡誰呢?我覷你直我甚腳后跟?”《天雨花》第十三回:“萬事小姐來專主,自操權柄獨自尊,鳳冠霞佩來穿戴,誰及多姣腳后跟。”
釋義:
腳后跟俗稱腳踝。在解剖學上,腳踝(或稱踝關節)是人類足部與腿相連的部位,組成包括7塊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造句:
1、我轉身走進廚房,你正蹲坐在腳后跟上擇菜。剎那間,我看到你頭發間摻雜了幾絲白穗。每一絲每一縷的慘白都勾勒出你與我同行的風霜。我蹲下,拿過手中的菜。頓時,絲絲寒氣涌入我的胸口,像無數冰針刺入流膿的傷口。
2、人背信,地生病,喝水塞牙縫,放屁砸腳后跟。
相關詞語:
露馬腳馬后炮礙手礙腳鞍前馬后巴前算后跋前躓后百年之后搬石砸腳不恥最后不甘后人步人后塵跋前踕后跋前疐后百歲之后背前面后比手劃腳斃而后已不步人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