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
詞語 | 儒學 |
---|---|
拼音 | rú x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儒家的學說。(二)、元明清時代各州、府、縣設立的供生員讀書的學校。
解釋:
(一)、儒家學說;儒家經學。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世之學 老子 者絀儒學,儒學亦絀 老子 。”《后漢書·方術傳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學稱,官至博士。” 唐 韓愈 《唐故河南令張君墓志銘》:“皇考諱 郇 ,以儒學進,官至侍御史。”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學,驟擢高科至輔弼者多矣。”
(二)、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縣設立的供生員修業的學校。
《元史·選舉志一》:“依儒學、醫學之例,每路設教授以訓誨之。”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腐嘆》:“自家 南家府 儒學生員 陳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報貴府老爺 楊 諱 允 ,欽選 應天 淮安府 沭陽縣 儒學正堂。”
(三)、指儒家學者。如《舊唐書》、《新唐書》、《元史》等皆有儒學傳。
釋義:
1.儒家學說;儒家經學。 2.元﹑明﹑清在各府﹑州﹑縣設立的供生員修業的學校。 3.指儒家學者。如《舊唐書》﹑《新唐書》﹑《元史》等皆有儒學傳。
造句:
1、多才之士才儲八斗,博學之儒學富五車。
2、如果我們承認,在儒學兩千年間步履蹣跚和中華民族兩千年間活力日衰的背后,深刻的原因乃是學術層面和宗教層面人格上帝信仰在心靈里的徹底淪喪,那么,儒學的復興出路就不可能是接續漢唐宋明清的儒學舊軌走,儒學必須開出新境界。
相關詞語:
飽學之士博學多才博學多聞不學無術白面儒冠白面儒生博學洽聞不媿下學不愧下學不學無識才疏學淺蟲魚之學才學兼優長材茂學村學究語道山學海斗酒學士獨學寡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