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檀
詞語 | 旃檀 |
---|---|
拼音 | zhān t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書上指檀香。解釋:
(一)、即檀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以旃檀木為薪?!?唐 王維 《薦福寺光師房花藥詩序》:“焚香不俟于旃檀,散花奚取于優鉢?!?元 湯式 《天香引·題舜江寺》曲:“風蕩幢旛,煙散旃檀。地僻塵稀,天上人間?!?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一·檀香》:“ 釋氏 呼為旃檀,以為湯沐,猶言離垢也。 番 人訛為真檀。”參見“ 檀香 ”。
釋義:
1.即檀香。
造句:
1、佛祖說:“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封悟空被斗戰勝佛,封沙僧金身羅漢,白龍馬加升為八部天龍,咦,八戒呢?”悟空道:“八戒在看短信呢?!?。
2、我絕不用非波羅奈城的旃檀香,頭巾、袍子、下裙與外衣全是由波羅奈城的布所裁制。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