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旌
詞語 | 旃旌 |
---|---|
拼音 | zhān j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泛指赤色旗幟。《左傳·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孔穎達 疏:“蓋王以通帛、雜帛并賜 衛 也。然則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圓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須更復言旌,明是圓其文故重言之。”漢 班固《南巡頌》:“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旃旌。”北周 庾信《鄭常墓志銘》:“文軌既同,旃旌已偃;司勛行賞,軍吏舉功。”解釋:
(一)、泛指赤色旗幟。
《左傳·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孔穎達 疏:“蓋王以通帛、雜帛并賜 衛 也。然則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圓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須更復言旌,明是圓其文故重言之。” 漢 班固 《南巡頌》:“運天官之法駕,建日月之旃旌。” 北周 庾信 《鄭常墓志銘》:“文軌既同,旃旌已偃;司勛行賞,軍吏舉功。”
釋義:
旃旌,zhān jīng ,ㄓㄢ ㄐㄧㄥ,泛指赤色旗幟。
相關詞語:
廣夏細旃旌旗蔽日旌旗卷舒心如懸旌懸旌萬里心旌搖搖心旌搖曳尚慎旃哉旌善懲惡心旌搖拽旌旗蔽天旌旗蔽空虞旌客旌旌恤旌旒翠旃茅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