靦顏
詞語 | 靦顏 |
---|---|
拼音 | miǎn y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厚顏。(二)、面容羞愧。
解釋:
(一)、猶厚顏。
《晉書·郗鑒傳》:“丈夫既潔身北面,義同在三,豈可偷生屈節,靦顏天壤邪!”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將軍獨靦顏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唐 杜甫 《去矣行》:“野人曠蕩無靦顏,豈可久在王侯間。” 柳亞子 《詠史》之二:“賣友求榮事可羞,靦顏枉自附清流。”
(二)、面容羞愧。
宋 蘇舜欽 《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靦顏於其間,汗下如流漿。”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嗤鄙·大臣異服》:“雖遭彈射,直至 弘治 初元始去位,亦靦顏甚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考弊司》:“忽秀才過,望見之,驚曰:‘何尚未歸,而簡褻若此?’生靦顏莫對。”
釋義:
靦顏,拼音為miǎn yán ,釋義為猶厚顏,出自于《晉書·郗鑒傳》。
造句:
1、抗戰期間,上海淪陷,他為環境所迫靦顏事敵,內心十分痛苦。
2、經濟方面,吾自顧不暇,現乞食于僧伽,靦顏于人世,夫復何言。
相關詞語:
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朱顏婢膝奴顏變顏變色蒼顏白發承顏候色錯認顏標察顏觀色犯顏極諫犯顏苦諫犯顏直諫汗顏無地皓首蒼顏和顏悅色鶴發童顏紅顏薄命厚顏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