蔞蒿
詞語(yǔ) | 蔞蒿 |
---|---|
拼音 | lóu hā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背面密生灰白色細(xì)毛,花冠筒狀,淡黃色。葉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解釋:
(一)、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中,嫩芽葉可食。
《爾雅·釋草》“購(gòu)、蔏蔞” 晉 郭璞 注:“蔏蔞,蔞蒿也。” 宋 蘇軾 《惠崇春江曉景》詩(shī)之一:“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 元 喬吉 《滿庭芳·漁父詞》曲:“蔞蒿香脆蘆芽嫩,爛煮河豚。”
釋義: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有柄,羽狀分裂,背面密生灰白色細(xì)毛,花冠筒狀,淡黃色。葉子可以做艾的代用品。
造句: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蘇軾
2、“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
相關(guān)詞語(yǔ):
蒿目時(shí)艱桑弧蒿矢殺人如蒿傷心蒿目蓽路藍(lán)蔞蓬蒿滿徑滿徑蓬蒿蓽露藍(lán)蔞滿目蒿萊簪蒿席草束蒿茼蒿蔏蔞?蔞芻蒿蒿艾野蒿瓜蔞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