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
詞語 | 茼蒿 |
---|---|
拼音 | tóng h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瘦果有棱。嫩莖和葉有特殊香氣,是常見蔬菜。有的地區叫蓬蒿。解釋:
(一)、即蓬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頭狀花序,花黃色或白色,瘦果有棱。嫩莖和葉有特殊香氣,可作食用,并有祛痰作用。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茼蒿》:“茼蒿八九月下種,冬春採食肥莖。花、葉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氣,四月起薹,高二尺餘,開深黃色花,狀如單瓣菊花,一花結子近百成毬?!?/p>
釋義:
俗稱“蓬蒿”。菊科。一二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柔軟。葉倒卵形?;S色或白色。原產中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嫩莖葉有香氣,可作蔬菜。
造句:
1、 日本消費者高價購買這些綠葉菜、長葉生菜、茼蒿等種植廠的蔬菜。
2、 其中胡蘿卜、芹菜、萵筍、茼蒿、生菜等蔬菜,不產生害蟲,農藥用得少;野生蔬菜中的紫角葉、枸杞頭、馬蘭頭等基本上也不生蟲。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