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
詞語 | 顧頡剛 |
---|---|
拼音 | gù jié gā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1893-1980)史學家。江蘇蘇州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后任廈門、中山、北京、中央、復旦等大學教授。繼承和發展前人“疑古”思想,成為“古史辨”派創始人。對中國古代史、少數民族史、中外交通史、歷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國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主持標點“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著作編為《顧頡剛古史論文集》等。造句:
1、 自張蔭麟提出默證適用之限度問題,用以批判顧頡剛對堯舜禹問題的考證,八十多年來從未有人質疑。
2、 顧頡剛的專題神話史也是過程研究,注意到了神話發展的動力問題。20世紀后期,袁珂的廣義神話學的觀念拓展了神話學的空間。
相關詞語:
不管不顧不屑一顧不值一顧百煉成剛伯樂一顧不顧大局不顧前后不顧死活不顧一切補牢顧犬草廬三顧長慮顧后沉潛剛克摧剛為柔長慮后顧長慮卻顧鴟視虎顧鴟視狼顧